4月17日消息,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15日-17日召开。本次论坛以“行稳致远,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中国与世界、市场与监管、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共商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问题,为中国金融开放与全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艳红发表了演讲。

潘艳红表示,富裕人群步入老龄化,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旺盛。改革开放后最先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人群逐步迈入老年阶段,央行2019 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调查显示,户主年龄 56-64 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其次为 46-55 岁,这部分群体有较强养老资产储备需求。但他们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仅有 20%,且以短期银行存款和理财为主,专业养老金融市场无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谢谢主办方邀请!也非常荣幸和各位前辈、专家、朋友在云端相聚,共同探讨交流老龄化与经济金融这一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话题。

大家都知道,我国人口老龄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加速到来。养老金融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空间巨大,商业保险公司如何发挥好自身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为老龄化事业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既是社会的期待,更是保险业的初心和使命。

老龄化时代,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第一,刚才郑教授也说,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仍以基本养老金为主,但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由 2001 年的 70%以上下降至当前 40%左右。世界银行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应不低于 70%,而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 55%。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测未来 5-10 年时间我国预计会有 8-10 万亿的养老金缺口有待补充,而且这个空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

第二,富裕人群步入老龄化,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旺盛。改革开放后最先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的人群逐步迈入老年阶段,央行2019 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调查显示,户主年龄 56-64 岁的家庭户均总资产最高,其次为 46-55 岁,这部分群体有较强养老资产储备需求。但他们的金融资产配置比例仅有 20%,且以短期银行存款和理财为主,专业养老金融市场无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养老观念逐步转变,市场化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提升。人口七普数据显示,家庭户均人口仅为2.62 人,较 2010 年减少 0.48 人。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对社会化、市场化养老服务接受度持续提升。加上中产阶层对养老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普惠养老供给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打开了市场化养老服务的市场空间。

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建设正步入快车道: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加大,2021 年国家层面关于第三支柱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台;另一方面银保监会也积极推动,加快保险业探索试点,专属商业养老等金融产品在试点基础上扩面,个人养老金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保险业在高质量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供给当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或储蓄类产品,保险业在构建“积累养老财富、抵御长寿风险、建设产服生态”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

(一)保险业依托生命表等专业精算技术,通过科学、精准、合理的养老金统筹和规划,在抵御长寿风险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基于保险业大数据制定的生命表,是行业精准覆盖长寿风险的技术基础。目前行业正在使用的第三套生命表,基于 3.4亿张保单、185 万条赔案数据,覆盖了 1.8 亿人口数据,为行业承担长寿风险保障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以生命表为基础,运用专业精算技术开发的年金类产品,是唯一能够提供保证领取、终身领取等功能的金融产品,能够有效覆盖老龄群体长寿风险,这是保险业服务于养老金融方面有别于其他金融产品的独特优势。

资管新规实施后,养老保险产品是唯一可以提供超长期限、保底收益的养老金融产品。之所以会有这方面特点,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业强监管的制度设计。国内很早就建立了以偿付能力为主线,保险保障基金制度作托底的审慎监管制度,使保险产品长期的保证收益和可预期的合理收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和加持,这些特点都是其他净值型金融产品不具备的。

(二)有长期的保险产品,当然需要有长期的投资增资能力相匹配。而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保险业在长期资金的投资方面,也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负债特性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较好地久期、流动性、收益、风险等多重目标要求,实现穿越周期,平滑市场波动,获取稳定的养老财富增值的目的。

从数字来看,2013-2021 年 8 年间,4 家上市险企年均综合投资回报率达到 5.59%,不但跑赢 CPI,而且各年间投资收益的稳定性远超股市大盘。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收益从绝对值来看并不是很高。确实,如果跟股市的高手相比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股市的高手毕竟是凤毛麟角,而且一时的高收益并不代表长期的高收益,但稳定的、可持续的收益恰恰就是保险投资的特点,也是养老金投资最契合的特质,那就是以稳定为前提的长期持续增值能力。

从国际经验看,养老金的发展壮大对稳定资本市场能起到重要的稳定支撑作用。但从我国情况来看,养老金的占比还非常小。随着我国个人养老金规模的逐渐壮大,我们也期待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当中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稳定器的作用。

(三)保险业通过将长期资金优势与康养生态圈布局相结合,在打造康养产服生态体系方面正显示出特有的综合价值

保险消费需求正从单纯的保险产品,升级为包括财富管理、健康养老服务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这不仅来自客户需求的自然延伸,也是因为健康养老供给端从数量到质量都与多层次需求还存在比较大的不匹配。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养老的需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刚需。而单纯依靠政府医疗和民政部门的力量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的升级变化。

从保险业资金与资产特性来看,与康养产业对社会资本的需求特性高度契合。养老健康产业建设投入资金体量大、投入期间长、回报周期也比较滞后,绝大部分社会资本难以承受。而寿险业投资资金长久期、回报要求稳定的特性,与养老产业天然契合,可长期、持续、稳定地参与康养产业发展,一方面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和客户来源,同时也提供大量的客户来源,可以扶持产业渡过最初的三到五年的能力建设的爬坡期。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国内养老产业虽然市场巨大,但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我想这正是这个领域未来的潜力所在,

只要客户需求客观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以长期主义的视野和精益运营的工匠精神,持续提升高品质、高效能、可持续的运营能力。我想这个领域的魅力大家有目共睹,也是未来的蓝海。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太平洋人寿董事长潘艳红:老龄化时代,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需求市场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