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
道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
在“9064”(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养老)的格局中,居家养老成为最受欢迎的养老方式,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也成为苏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截至2021年底
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88.89万人,占比24.74%,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210万人。面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现实问题,苏州提出“原居颐养”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在原有熟悉的居住环境中颐养晚年,并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目前,苏州市民政局已基本建立起一个中心和三类平台的数字养老服务网络,今年下半年还将重点推出“苏颐养方程式”,老年人可以一键查询养老地图、一键获取养老资讯、一键预约养老服务,逐步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老年人的掌上养老服务更加便捷。
数据多跑路、老人少跑腿——是居家养老的物质保证。同时,已经施行了6年半的《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地方法规则以“制度之伞”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养老服务,让居家养老更普及。围绕最近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新变化,记者做了一番深入调查。
幸福的距离就是“一碗汤”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8月11日上午11点,在沧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数十名老人正在排队取餐,不刷卡、不掏现金,只要挨个往窗口的刷脸支付仪前一站,听到支付成功的语音提示,就能快速取走一份荤素搭配的套餐。“天气太热了,不想烧饭,这里有人专门负责营养搭配,吃得特别健康。”老人们纷纷说。
从去年5月启用以来,主打“乐园主题”的沧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成为姑苏区的“网红”打卡点,通过打造幸福餐厅、天井茶馆、有声阅读、评弹戏曲、书画舞蹈、运动娱乐等为老年人打造年轻态、全龄互动的活力都市养老生活,同时发挥护理、康复、日间照护功能,推出“喘息式”短期托养特色服务,满足老年人“离家不离城”的短期照护需求。据了解,目前仅助餐这一项,中心日均为周边居民提供餐食800多份。家住华泰家园的居民华阿姨,每天到中心就餐和活动成了习惯。华阿姨告诉记者,以前吃饭都是凑合,现在中午在这里吃一份简餐,下午再喝喝茶、听听评弹、做做手工,可以待上一整天。
打包一碗汤,到家正好“温笃笃”——这就是幸福的距离。
当然,社区“托老所”不光只是管顿饭,近年来,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要求,将居家老年人迫切需求的医疗护理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医养融合。沧浪街道颐家乐园金狮苑日间照料中心自投用以来,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及医疗康复、健康护理服务,探索建立起社区失能照护的管理模式。从2020年起,该中心重点开展失智症长辈日间照护项目,依托专业团队为失智症老人制定照护计划,通过康复、怀旧、音乐、艺术等认知训练,延缓认知的退化。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里的老年人助浴场所
今年8月投入试运营的沧浪街道西大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借助“养老+科技”,建立全区域覆盖、全方位服务、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服务。利用初筛机器人、健康一体机等智能养老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专科问诊、处方服务、健康信息收集建档、健康计划制定等一系列服务。
6年来,苏州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提速加提质,实现了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从简单照料到综合护理、从传统护理到智慧养老的变迁。全市日间照料中心从702个增加至2170个、助餐点从767个增加至2228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或活动室从108个增加至492个、新增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2个,苏州市民政局与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苏颐养1号店”助老惠老服务品牌,已遴选200家线下社区店,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宣传、尊老卡申领、市民卡充值、“网订店取”等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15分钟生活圈”基本形成,努力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全国首创“夜间照护”
补齐24小时服务链
家住双塔街道的尤阿姨,今年86周岁,从2016年年满80周岁以来,就享受到了每月3小时的免费生活照料服务。“我腿脚不便,服务人员不仅上门打扫卫生、烧饭,还帮我‘跑腿’买菜、买药。”尤阿姨说,由于体验效果好,她还额外自费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如今每周三次的上门服务基本解决了她独自居住的生活难题。
《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施行以来,凡是本市户籍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70周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每户每月可享受不少于3小时的免费生活照料服务;本市户籍属于政府养老援助对象的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半护理的每户每月享受不少于36小时、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的每户每月享受不少于48小时免费生活照料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施行后,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从84周岁的户籍居家老年人扩大到了80周岁。服务对象数量从12万人扩大到近30万人,翻了一番多。
不仅覆盖面更广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更多元化,时段趋向全天候。服务内容从基础的助餐、助浴、助行、家庭保洁、代购代缴等生活照料服务更多向医养康养、精神文化、适老化改造拓展。在服务时段上,从2020年起,苏州在全国首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为居住在本市范围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理等服务,优先保障高龄、独居、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老年人,补齐24小时服务链。
今年85岁的沈老伯由于长期照顾患有认知症障碍而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老伴吴阿姨,夜里睡个踏实觉成了最奢侈的念头。两年前,夜间照护服务人员上门后,吴阿姨得到了更加专业的照护,沈老伯终于得以“喘息”。如今,从白天到夜晚,服务人员在不同时段为沈老伯和吴阿姨提供全天候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了老两口“养老不离家”的愿望。
家住劳动路的洪阿姨也实现了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的愿望,由社区牵线,物业施工,重点对卫生间进行改造,铺设了防滑砖、浴缸改成淋浴房、添加了凳子和扶手等相关适老化设施辅具,一下子解决了洪阿姨的洗澡难问题。
为给老年人营造安全宜居的居家养老环境,从2020年起,苏州市启动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改造范围,每年对不少于3000户年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对城乡特困、低保及低保边缘、低收入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80周岁以上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最高补贴3000元。2021年,苏州完成适老化改造3985户,其中自费改造率近50%,苏州市也将适老化改造列入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更是将推动1万户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虚拟养老院”出实招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多领域多部门多行业的工作,必须依赖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的同时,更着力构建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6年来,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已发展至2347个,目前全市92%的日间照料中心和助餐点由社会力量运营。
破解养老难题,早在2007年,全国第一家虚拟养老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在苏州姑苏区诞生,打破了养老机构的“围墙”,创新了“居家养老”新模式。经过15年的发展,苏州市居家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从创立之初的2个人,到如今发展至2800名员工规模,事业版图也从苏州拓展至扬州、嘉兴、东莞、北京等9个城市。
“我们企业的成长,伴随着苏州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足迹,也一路见证了苏州养老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苏州市居家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秋说,作为创业者来说,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大路,政策支持是“指路明灯”也是“信心之源”。“我们在苏州做养老这么多年,最大感受是苏州养老政策体系特别健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融合、智慧养老等方面都有政策制度支撑,这在全国都不多见。”刘俊秋说。
《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施行以来,像居家乐这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享受到了运营补贴、税费优惠、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补贴、意外保险等激励政策以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等减免。
最令刘俊秋振奋的是,明确政府提供居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居家养老服务一开始要打开市场,激发老年人需求,其实很难,而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让老年人有了初次体验的机会,为企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刘俊秋说,以姑苏区为例,作为服务商之一,居家乐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现了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全覆盖。
如果说政策支持是“入场券”,那企业发展的后半场,终究靠的是服务取胜。从起初的基础家政服务,到如今居家乐可提供的居家照料已有23大类100多个子项目,从居家照护、长期护理、日间照料到全养老服务产业链,已运营35个日间照料中心、4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1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覆盖姑苏区全域,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与传感网系统科技手段,实现居家照护服务的在线智能管控,累计为8.9万老年人开展各类常态化居家上门服务751万次。去年9月,居家乐还上线了面向老人及家属的“好护家”微信小程序,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在线预约、下单、支付,服务评价、监管等。线下,居家乐依托居家服务站设立了“养老补给站”,实现物品线上下单、站点取货。
一批外地的养老服务组织,同样被苏州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前景吸引而来,其中包括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养老体系、国际先进的养老解决方案以及成熟的运营团队,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已在苏州运营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长护险等多个项目。“苏州一直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区域康养工作的先行者,我们把苏州作为天与养老全国化业务布局的重点区域。”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文说。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