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区别于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对来讲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需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内生性互助养老是在村庄语境下,充分激活血亲联系、互助文化、公共人物及集体产业等方面的内生性资源参与供给村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及构建老年人互动交流平台的养老方式。结合村庄社会实际激活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可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形式朝向多层次发展,缓解城乡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内生性互助养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涉及多方主体及资源投入,其中除包括农村老年人在内的参与主体之外,还包括与村庄有血亲联系的社会人士、村社乡贤、村庄集体企业等,这些多元主体内生于村庄社会,并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些互助养老服务资源。充分调动村内外血亲联系所关联的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辅以乡贤人物的有效引导,并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开发适老化的集体产业,可有效发展村庄内部不同层次的互助养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多方主体参与及资源供给,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的基本元素能被有效激活并连接起来,不断释放内生性互助养老的活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和遗憾。二是参与方式的互助性。与家庭养老存在显著区别的是,内生性互助养老的实现融入了村庄社会生活。在村庄社会交往中,传统意义上的互助伦理与规范依然嵌入老年人的行为活动中。这表现在活动空间上,内生性互助养老不局限于家庭范围,而是在村庄社会日常交往中逐步完成,其中蕴含了传统村庄社会生活的互助伦理,反映了村庄社会生活的可预期性。在这个过程中,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的获取相对具有开放性,并且以村庄互助伦理作为社会底色衬托着老年人养老生活。三是反映出农村社会的韧性。相比城市社区而言,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还难以完全通过政府项目资金予以覆盖和支持,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缺乏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支持,再加上村庄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较少,所以通过集体自筹资金建立比较健全的互助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内生动力不足。然而,农村社会也有自己的内生性优势来支撑互助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相对有韧性的社会,尽管日益面临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但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还是可以在村庄社会内部寻求一些互助养老服务资源供给元素。这些互助养老服务资源嵌入于村庄社会中,被有效激活后可以生成内生性互助养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城乡养老服务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

 

 

调动村外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建立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的关键问题是破解资金筹集难题。取消农业税后,村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国家项目资源输入。在项目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有效激活村庄内生力量联动村外社会资本共同推进村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解决村庄互助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的资金筹集难题。费孝通认为,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当前村庄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尽管有些人不在村庄生活,但他们难以割舍对村庄的乡愁。有效激活村庄内部与在外工作生活且有意回报家乡之人的血缘联系,不断吸纳村外社会资本投入村内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可进一步解决互助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供给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不断打通村内与村外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此同时,立足血缘联系,通过建立村内与村外常规化的沟通联系渠道,有效对接村庄老年人的活动轨迹、生活作息及运动偏好,有利于精准回应老年人的互助养老需求。例如在有些村庄中,村干部积极动员村内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加强与村外社会人士之间的家族联系,并借助部分老年人子女在村外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搭建村庄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设施供给的资金投入平台,不断丰富村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引领老年人互助生活高质量发展。

 

 

发挥村内乡贤的引领带动作用

 

 

中国自古就有“守望相助”的生活传统。新时代背景下,赓续这个传统也需发挥村内乡贤的引领带动作用。在熟人社会环境中,要调动内嵌于熟人社会的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亲缘、地缘及血缘优势,有效搭建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服务网格。例如,针对常年外出务工不回家的年轻人以及一些在家不赡养老人的年轻人,通过村庄乡贤的教育、引导和带动,不断在村庄社会中形成尊老爱老的氛围,有助于为每个家庭的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提供舆论支撑,进而不断夯实农村社会互助养老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乡贤通过与老年人的子女建立密切联系,当老年人住房、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有需求时,既可及时反馈给老年人的子女,也可在子女不在身边之时主动回应和服务老年人的需求。

 

 

利用村庄集体土地发展适老产业

 

 

相比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会存有大量集体土地,可通过激活集体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搭建村庄互助养老平台。在农村社会,对于那些低龄老人而言,大多数仍具一定劳动能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低龄老人组织起来利用集体土地开发适老产业。开发适老产业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实践过程中,大多数中西部农村村级组织承接的政策资源比较多。在政策激励和支持下,可结合村庄社会实际,盘活村庄集体土地资源的价值,积极发展村庄适老产业,既充分利用村庄低龄老年人尤其是脱贫户老人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也能创新农村老年人与集体土地开发的利益链接机制。实践中,已经有这方面的探索。例如,一些南方丘陵地区的农村适合发展茶产业,利用集体的荒山荒地成立村级茶叶合作社,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吸纳村庄低龄老人和脱贫户老人参与进来,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的劳动收入,而且也能丰富其老年生活。可以说,在村庄发展适老的集体产业,调动老年人参与到村庄集体产业发展中,不仅能帮助村庄老年人度过闲暇时间,让老年人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老年人居家独处的生活模式,搭建老年人交流互动的平台。

 

 

激活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是创新农村互助养老形式的重要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村庄内生性资源在应对农村养老问题中得到激活并有效运用。尽管村庄内生性养老服务资源还存在专业化、规范化及智能化等方面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激活村庄内生性养老服务资源既是逐步迈向规范化、专业化及智能化互助养老服务的有益探索,也是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需要考虑的重要前提。通过激活村庄内生性养老服务资源,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和完善,并采取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图片

 
作者:王裕根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特聘副教授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年08月24日05版

 

 

图片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孙丽敏

 

 

主编|蒋琳

 

 

监审 | 钟倩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王裕根:激活村庄内生性互助养老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