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2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进展与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在会上介绍,国家卫健委将努力回应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不让老年人因为智能信息的应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
会上,有记者问: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信息化确实明显提高了医疗效率,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在新技术方面的使用比如终端产品的操作、预约挂号或者移动支付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使用不太方便的情况。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该如何兼顾信息化与适老化,能够让老年患者看病时更加便利?
毛群安介绍,在医疗服务的组织管理过程中,国家卫健委始终关注老年人群看病就医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数字鸿沟”问题,始终注意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过程中给予解决。一方面,要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健康产品易用好用。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能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保留必要传统渠道。
基于这些考虑,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便民惠民行动中,明确就适老化问题作出安排:
一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条腿”走路。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更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合理保留传统服务窗口,让老年人等群体感受到细致适宜的服务。
二是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办理一些信息化服务的渠道,比如挂号,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现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检查结果等服务,要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同时,要配有导医、志愿者、社工等现场为老年人服务。
三是进一步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提供语音咨询引导服务等,尽最大努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国家卫健委将努力回应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不断破除这些障碍,不让老年人因为智能信息的应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不断增强老年人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