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让老人吃得开心又放心
养老机构条件越来越好,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专业化的照护。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守护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办实事暖民心

做好养老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十年来,泉州努力推进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增加,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兜底保障做实做细,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多元化、专业化,实现从基础性的“老有所养”到高品质的“老有颐养”,不断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托起幸福“夕阳红”。

70岁的刘老伯家住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养老护理员每周免费上门服务90分钟,为刘老伯做居室保洁、洗衣服、理发、陪聊天等服务。

刘老伯有视力障碍,中风十多年,行动不便,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2014年市级居家养老专业化平台推出后,刘老伯成为首批受益者,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他的饮食起居和慢性病管理得到了更周到的照护。

据悉,该平台首期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由政府出资,为中心市区特困失能、低保、空巢、失独等特殊老年人群体购买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为老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行、助残、换季、定制等8种居家养老实体援助服务。

“感觉很舒心。”今年已是刘老伯享受上门服务的第8年,常年的社会关怀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关爱特殊老人群体

“以前上门服务,很多老年人甚至以为我们是骗子,而现在老人对我们信任又依赖。”谈到泉州养老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欧鋆灵深有感触。

欧鋆灵是泉州第一批居家养老从业者,目前是一家长者照护中心的副总经理。她说,10年前,为老人开展上门服务常遇到“门难进,脸难看”的情形,而现在,很多养老护理员成为老人们的“知心人”。“此前因疫情无法开展上门服务时,老人们还会牵挂护理员,盼着他们复工。”

多年来,随着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内容和项目越来越丰富,既有针对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开展的护理服务,也有针对健全老人开展健康、医疗咨询等个性化服务。

欧鋆灵介绍,今后将实现为老年人在“线上、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等不同场景中提供服务,整合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融合信息收集、服务支撑、数据分析、业务监管等功能于一体,从养老全覆盖到实现精准化养老。

做老年人的“知心人”

延伸服务精准化养老

构建新型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幸福网

“从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不断建设,到全省首家养老服务组织孵化基地的开办,再到2020年获评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泉州的养老服务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构建出一张新型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幸福网。”谈到近年来泉州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有关负责人这样概括。

据介绍,十年来,泉州养老服务设施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887所。基本实现一县一社会福利中心、一乡镇一敬老院、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街道和重点乡镇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十年来,各类养老床位数从5862张提高至4996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7.36张提高至43.5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1.4%提高至78.3%,“住不上”的问题已完全解决。

这些养老服务设施中,除了公办机构,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民办机构及社会团体等。其中,公办养老机构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挥兜底保障作用,重点为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出台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等。另一方面,社会力量参与持续活跃,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注册登记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的企业达351家,涉老类社会团体共有901家(市级15家,县级886家),民办非企业39家(市级10家,县级29家)。民营养老床位占比提高至90.93%,民办养老机构占比提高至94.4%。随着服务质量持续加强,老年人养老从“住得上”“住得起”逐步转变为“住得好”。

此外,泉州还注重加强养老从业培训,着力培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已培训养老护理员上万人次。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 共同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