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少需6000多名养老社会工作者,目前缺口过半

  养老服务业亟需更多年轻人

  本报讯(记者王星)如何让更多大学生对养老服务业产生兴趣,继而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上海开放大学推出新尝试。由该校和市养老协会、市社工协会联合举办的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日前正式开班,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全市18所高校、21个专业的约200名大学生参加培训。

  记者了解到,此次报名的310名学员中,约三分之二都是高校学生,其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占50%,还有三分之一学员来自养老机构,涉及管理、一线服务等多个岗位。培训中,学员们将接受40课时的理论和实操培训,这些课程均围绕“社工工作的真实情境”设计,能较为全面地展现养老社工的工作范畴、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培训结束后,学员将统一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培训证书,学习记录统一存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培训时长将纳入从事养老社工岗位所需的120小时专业培训范畴。

  据上海市老龄办、市卫健委和市统计局的联合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42.2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3%。巨大的老年人口基数,加上不断迭代的养老服务需求,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对养老服务行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不再局限于日常看护、生活照料方面,而是扩展到老年人的“身、心、灵、社”等多方面,其中,老年社会工作者无疑是实现养老服务新内涵的重要支撑队伍。

  去年6月印发的《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配备至少一名社会工作者。照此比例要求,上海至少需要6000多名养老社会工作者,目前,岗位人才缺口则在一半以上。

  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现今高校社工专业的学生,未来在本领域就业、实现“专业对口”的仅为15%左右,其中从事老年社工岗位的学生比例更低。但从社会需求看,伴随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年轻人能够在养老领域获得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相对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楼军江看来,普通年轻人对养老行业了解不多,对行业存有偏见,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养老服务从业者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建设任重道远。上海开放大学举办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年学生了解养老行业,了解养老社会工作岗位,为今后择业奠定基础,进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业。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服务业亟需更多年轻人 上海至少需6000多名养老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