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七里铺村入口处,收割机正在道路两旁的稻田里忙碌着。(本报记者 崔健 摄)
沿着济齐路一路向西,在七里铺村入口处,一阵秋风吹过,传来令人沉醉的稻谷香。进村后,道路两旁的稻田里,成熟的稻穗垂着头微微颤动,收割机绕着圈儿驶过,带走颗颗饱满的谷粒。停在路边的卡车里,摸起来还有些潮湿的谷粒已堆成小山。
吴家堡大米远近闻名。位于七里铺村的这片130亩稻田由黄河水灌溉,在集成了吴家堡大米优点的同时,还不乏独到之处。“这片稻田是周边最后收割的,虽然都是在6月中旬插秧,但我们刻意把收割时间安排在了霜降之后,这样生长周期更长,收获的大米更香更糯。”锦湘农业经理耿永辉告诉记者,目前每亩地的产量在800斤至900斤,收割阶段全程机械化,用不了2天时间,地里的水稻就能出现在餐桌上。
“答案在那里!”说起种植水稻的初衷,耿永辉指着马路对面的锦湘护理院说道,“我们最早是作为康养项目来到吴家堡的,在这里打造了济南市首家田园式失智症照护中心”。走进护理院,独特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整个护理院采用四合院设计,为失智症老人打造了环形走廊,同时设有鱼塘垂钓区、瓜果蔬菜培育区、畜牧养殖区、农耕区、园林花卉欣赏区等。
“我们收获的大米不对外销售,主要用于内部,护理院的老人们吃的就是咱自己种的大米。”锦湘护理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院周边的环境,水稻收割后,地里不再种植小麦,取而代之的是七彩油菜花。“过几天油菜花就要播种了,到‘五一’左右就可以开花,每年花季游客络绎不绝。6月份就可以收获油菜籽,榨出的菜籽油老人们吃起来也更健康”。
“目前护理院服务的对象一类是失智失能、半失能、恢复期康复、高龄自理的老年人,一类是对田园生活情有独钟的活力老年人。护理院立足医养结合,集医疗康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四位一体,配备了专业的服务团队,为老人们提供水好、气好、人好、餐饮好、服务好的品质‘五好’服务。”耿永辉说。 (本报记者 张龙)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