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内可达所在居委老年活动室参加各类活动和到助餐点享受助餐服务,15分钟内可达老年日间服务中心得到照护、参加活动。通过不断建设与覆盖,目前徐汇区已为辖区内的老年群体构建出“5-15”综合为老服务圈,“织密”为老服务的网络。
高科技赋能社区养老
上午11点刚过,家住徐虹北路的陈阿姨和老伴赶到家门口的徐虹北片区社区食堂吃午饭,番茄炒蛋、芹菜干丝,还有一条蒸鲈鱼,打好折,两个人只花了近三十元。陈阿姨表示,因为夫妻俩都已超过70岁,使用为老助餐卡可以享受八五折优惠,现在天气开始转冷,她和老伴的中饭基本都在社区食堂里解决,有时还会打包一顿晚饭,“两个人吃得不多,这样比较方便,不用天天‘头痛’吃点啥了,这里饭菜便宜、健康,还有无糖菜品可以选择,真的很贴心!”陈阿姨笑着说。
住在交大新村的李老伯也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从早上的肉包、油条、豆浆开始,李老伯的一日三餐基本都在社区食堂里享用。此外,李老伯还有个习惯,隔三差五地会到食堂隔壁新开的塘子泾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去“动一动”,做身体检测,跟着“智慧”大屏幕做保健操,然后小憩一下,喝上两杯养生茶。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常见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同,居民到达后,可先站在一面“镜子”前,进行“望闻问切”,在了解基本体质和症状后,戴上不同颜色的腕圈,再让社区医生进一步把脉。
塘子泾卫生服务站主管护师张玉琳介绍说,这面“镜子”实际上是一台智能体质辨识仪,会根据居民的体质辨识结果,出具报告,提供膳食、茶饮、穴位、功法等调护建议;另一面“镜子”则可以带着大家做“强膝健骨操”等保健操。中医体质调护茶吧每天会备下十来种保健茶饮,居民们可免费品尝适合自己的保健茶。同时,在这303平方米的服务站里,还会开展针刺拔罐、灸类、刮痧、推拿、敷熨熏浴、气功等7类共24种中医药技术服务,提供高血压、糖尿病、膝骨关节炎等“中医药特色服务包”。除了周边居民,经常会有其他区的老人慕名而来,来体验一下中医医疗服务。
而在不远处的南丹小区,全新升级后的徐虹北片区邻里汇新增了老人们的助浴点,解决了老小区里老人们洗浴难的问题;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一座座电梯,圆了“悬空老人”们的电梯梦。
划片区织密为老服务网络
据介绍,作为居家社区养老的“代名词”,“15分钟养老服务圈”被定义为老年人从家到养老服务设施,最多只需步行15分钟,所有的养老服务在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都能触手可及。这样的养老服务能充分挖掘闲置社区资源,实现多数老年人的家门口养老的期盼。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徐汇区徐家汇街道通过划分5个片区,来“织密”为老服务网络。
以徐虹北片区为例,这里下辖5个居委会,近2.4万常住人口,约8000名老人,片区内共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处,日间照护场所2处,助餐服务场所5处,长者照护之家1处,一起构建起“5-15”综合为老服务网络:5分钟内可达所在居委老年活动室,参加各类活动和到助餐点享受助餐服务;15分钟内可达老年日间服务中心,享受就近日托服务,至社区食堂自主选择餐食,或可至长者照护之家和养老机构享受短期或长期住养服务。
未来继续配齐社区“新四件套”
目前,徐汇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5.9%以上,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近两成,呈现出户籍老年人口基数大、占比高、高龄化突出的现状和趋势。
据徐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片区工作重点,各街道全域覆盖建成普惠均衡的“家门口、嵌入式”居家生活和社区养老服务圈,将精细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百姓身边。以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和5分钟居家养老生活圈为半径,形成“一体多元、一网覆盖、全时响应、全区联动”的区嵌入式品牌养老服务新体系。
今后,徐汇区各街道还将继续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服务品质,配齐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体、社区助浴“新四件套”,打造“生活盒子”综合体,朝着“全人口”“全区域”的方向发展普惠均衡的民生服务。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