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养老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重庆是全国老龄化率较高的省市之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重庆老龄化率已达21.87%,居全国第五位、西部地区第一位;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17.08%,居全国第二位、西部地区第一位。总体来看,重庆老年人口基数大,空巢化趋势明显,高龄、失能、留守、独居等老年人既有接受机构长期照护的刚性需求,又有居家便捷享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殷切期盼。在此背景下,重庆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好养老服务“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回应好“好不好”“优不优”的期待,满足好“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深刻领会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市情实际,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统筹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千方百计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求,努力让老年人都能有尊严地养老。
加快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照“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综合考虑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出台《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明确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努力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着眼广覆盖,面向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分类提供广泛普惠、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基本养老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80岁以上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全覆盖。着眼保基本,以老年人依法享有的生活照护、优待关爱等服务为主,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老年人最基本、最急迫、最共性的需求上,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着眼可持续,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小步慢跑、先做多做,合理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为基本养老服务提供支持和帮助,倡导社会各界对养老事业进行慈善捐赠,并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慈善资金等多元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事业和产业“双向发力”,通过“兜底线+市场化”,努力增强养老服务体系的便利性、可及性。实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进家庭”可持续社会化运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企业、组织多点运营托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力争到2022年底“中心带站”联合体占比超过60%,城市“一碗汤”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型。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提效行动,加快建设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持续推进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村互助养老点运行机制,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确保到2022年底,实现有意愿入住的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应护尽护”,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力争到2025年,每个村设置1个互助养老点、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养老助理、培育1支志愿服务队伍,每个村民小组组建1个互助服务小组,对农村老年人普遍开展定期巡访、结对帮扶、紧急救援等服务。实施养老机构发展提质行动,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管理运行制度,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引导各类主体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力争到2022年底新增普惠性养老机构10家、床位3000张。开展医养“双向转介”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确保医养服务能力达100%。
持续丰富基本养老服务内涵
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着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努力让广大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品质。围绕“老有所养”,开展“老吾老”计划,积极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全面实施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制度,建立健全监护保障机制,优化孤寡老人服务,对家庭、社会养老予以全方位支持。围绕“老有所依”,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普惠作用,在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全托床位,在城市开展“三助”基本养老照料服务,在农村推行“四有五助”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围绕“老有所乐”,加快构建老年文化教育体系,完善乡镇(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阅览、娱乐等功能,积极开设老年大学教学点,定期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精神世界越来越富足。
着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动力。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完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互衔接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深化教育机构与养老企业定向培养,切实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工资待遇,加快建设适应新时代老龄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社会服务、经营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和志愿者队伍,力争到2025年,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超过10万人次,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达100%,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消防管理等服务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每千名老年人或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激发创新第一动力,积极开展“智慧助老”工程,依托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发布养老服务地图,汇总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及时、便利、有效的智慧养老服务,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县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20个,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企业10个、乡镇(街道)10个、示范基地10个。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支持社会力量加大老年产品研发制造,大力研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康复辅助器具等产品,更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作者系重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