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民生服务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近年来,全社会高度关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青岛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08.72万,老龄化率达到20.35%;8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31.3万,占老年人口的15.3%。随着“银发浪潮”袭来,如何赋能养老新模式,助推老年群体晚年生活再上新台阶?在青岛两会上,早报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共聚“两会圆桌”,围绕智慧养老、文化养老及长期养老服务机制等,探讨如何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市人大代表 孙瑛
建立家政养老 托幼产业学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三孩生育政策的推行,全社会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对照顾老人和孩子而言,月嫂、育婴师群体更成为社会刚性需求,导致家政服务人员需求量增大,从业人员迫切需要职业技能培训。对此,市人大代表、平度市星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平度市阳光青少年心理研究所法人代表孙瑛呼吁,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孙瑛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三孩生育政策的推行,全市约有几百万家庭存在家政养老托幼服务的刚性需求,而建立家政养老托幼产业学院,可持续促进我市推动家庭服务业升级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建现代家庭服务业青岛品牌、发挥我市高等学校育人优势。
孙瑛表示,统筹推动“一老一小”服务融合发展。在托育方面,可全面强化政策支持,为城乡家庭婴幼儿照护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养老方面,可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化、优质化发展,实现“从有到好”的提升跨越,提升长期照护的可及性和专业性。
对此,孙瑛建议,以相关专业办学质量高的青岛技师学院为试点,联合国内外高水平学校、培训机构、相关战略投资者、战略合作企业共同组建青岛家政养老托幼产业学院,给予政策支持,努力打造全国家庭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的第一品牌。同时,在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如家政学)类别,提高高校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家政养老托幼人才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融通。建立家政养老托幼产业学院对于办好民生事业,大力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升级发展、创新发展和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人大代表 安玉红
推广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
目前,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老年人以退休金、养老保险和子女供养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市人大代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福利中心院长安玉红建议推广社区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支撑下的互助养老模式。
安玉红表示,推行此种互助养老模式,既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选择,也是着眼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参与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高层面的养老和享老。安玉红表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管理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是制定记录服务时长、时间储蓄与支取的规则。通过建立参与、退出、评价、考核、奖励等相关制度,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储户权利义务及责任、储户管理、储蓄时数计算标准等做出明确规定。互助养老仅靠民间自发、零散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一个覆盖人群广泛、运营模式可持续的平台。安玉红呼吁,“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由相关部门牵头和其他社会工作组织等共同参与,通过培育和扶持老年人志愿服务组织,推广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
为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安玉红建议“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全市更快推进,按照“今天存时间,明天换服务的思路”,大力发展互助养老与志愿服务,逐步构建其运行机制。同时鼓励和支持个人为老年人提供非专业性的养老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记录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时间,储入其“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个人账户,以便将来可用以兑换相应的养老服务。此外,安玉红还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给予更多理解和关爱,支持养老护理服务业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 林华
建立全市统一的官网就诊平台
为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青岛市卫健委搭建了青岛市互联网医院平台统一入口,由专家在线上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在线复诊、在线开方、药品配送等服务。市人大代表、青岛第三十四中学副校长林华体验后表示,互联网医院在市卫健委官方“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上线后,当出现病症,或有慢病需咨询、续方购药等需求,可进入“互联网医院”,百名专家在线提供服务。也可在“健康青岛”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挂号,到院直接就诊,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目前有30多家医院正式上线。
林华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仍有大多数市民尚不知晓互联网医院的建立,对它能提供的相关服务不甚了解。“纳入互联网医院的医院覆盖面小,没有实现医院和科室的全覆盖。并且医院可以进行预约挂号的平台太多且杂乱。互联网医院因为智能手机的操作,导致不能给最需要服务的部分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服务,也尚未建立以个人为主体的检查档案或者健康档案的共享共用。”林华说。
针对这些问题,林华建议,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青岛市互联网医院发展规划》,统筹全域各级各类医院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此平台作用,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互联网医院。利用此平台,建立青岛地区统一的、唯一的官方网上就诊平台,从此端口进入,可以实现驻青岛所有已阅的网上预约(到医院看病)、网上诊疗、查询个人的电子病历或健康档案等服务。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全体市民对互联网医院的知晓度,兼顾“适老化”的要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支持或服务,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智能、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新服务。
此外,林华还带来了关于拆零售药应成为日常模式的建议,引导岛城制药企业推出小包装药品,或生产便于“拆零销售”的药品包装,让按需买药成为常态消费心理,营造科学用药、节约用药的社会氛围。
市民代表 丁钰瑄
涉老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一边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一边是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码出行、手机移动支付、网上预约挂号、线上扫码点餐……这些在年轻人看来日益方便的数字化生活,却不断为老年群体带来难题。在数字化和人口老龄化重叠的时期,如何才能打破“数字鸿沟”,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丁钰瑄认为,应该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让他们乐享“智能生活”。
丁钰瑄建议,首先,让事关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银行、医院、车站等单位,在公共服务上采取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服务等有效措施。其次,适当保留纸质类服务,比如在特定的场所或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无健康码通道,老人提供身份证就可代为查询。同时,如果有条件,应建议老年大学、养老机构、村(居)委会、社区等为老年人提供相关培训、志愿辅助服务等,引导、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帮助他们克服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术的困难。
此外,丁钰瑄还表示,鉴于农村老年人往往对智能化服务系统知之甚少,在看病就医、出行乘车、社保办理时,对相关智能设施更是无所适从的情况,重点对农村老年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让他们尽可能融入智能生活。与此同时,借助发展大数据的优势,鼓励优秀的智能化设备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尽快研发“适老化”的智能产品,满足老年人在居家生活、出行、就医、预约服务、线上消费等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乐享智能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两会圆桌|推进“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