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7日讯(记者汪文汉)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激发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需求,市人大代表、武汉乐福园美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望明建议,在全市各区建立“3公里居家养老服务圈”。
市人大代表刘望明。 通讯员刘晶晶 摄
近年来,武汉市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市、区推进各式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但从已投入运营的福利院、敬老院、养老服务站的运营情况看,占比全市总床位95%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入住率不达30%。调查显示,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80%以上的老人更愿意居家养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家既是长久生活的习惯,也是情感的寄托。
刘望明说,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逐渐下降,意味着中国家庭养老能力持续减退,社会养老服务需要大增。他建议,在全市各区建立“3公里居家养老服务圈”,向特定老年人群每月发放“居家养老服务消费券”,进一步促进全市养老服务消费、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拉动经济发展,把居家养老事业作为深化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适老化服务新模式。
刘望明建议,以3公里养老服务为半径,建立社区“3公里居家养老服务圈”,重点打造“养老小食堂”。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展上门服务,由各区民政局遴选一批热心商家成为联盟商家,为长者提供助洁(理发、修脚、家政、洗衣等)、助急(开锁、通下水、家电维修、缝纫等)、助医(医院、卫生服务站、药店、推拿按摩等)、助购(超市、菜场、水果店、粮油店等)服务,在“养老小食堂”附近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养老娱乐设施,例如将广场舞、合唱团等整合起来,进一步丰富老人生活,提升老年人群的幸福指数。
刘望明还建议,建立养老信息,实现一老一档案,“3公里居家养老服务圈”要对3公里内的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做到以3公里为医疗服务半径,实现小病不出“服务圈”。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