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甘泉路街道老龄化率达到了50%,是典型的老式居住型社区。街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相互联动,多方引入、高效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构建“机构一社区一家庭”一贯到底、一应俱全的养老服务阵地集群,全面探索智慧养老、居家养老、嵌入式的养老新模式,全方位提升甘泉居民养老幸福指数。

01

构建家庭生活适老圈

打通居家养老堵点

联手辖区内的养老机构慧享福长者之家,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能够具备“类机构”的照护功能。组建应急服务队伍,为居家老人提供“365天24小时照顾,有紧急情况15分钟到达”的专业服务,真正做到“养老不离家”。

积极试点“老吾老”计划,为有需求的老年家庭提供专业培训和喘息式指导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同住者的居家照护能力。为200位空巢老人免费安装智能呼叫设备,提供定期问候等远程服务和健康体测、应急援助等上门服务,让老人安心让家属放心。积极推进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专程为有改造需求的高龄、独居及困难老人送政策上门,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提升居家适老性能。

02

构建综合为老服务圈

推动养老服务多层延伸

着力打造“4+20+X”社区为老服务网。“4”即4大综合为老服务枢纽站,宜川路600号东部沪太片区、甘泉路453号西部甘泉片区、平利路18号邻里壹号甘北片区,南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别主打“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文养结合”“休养结合”,形成覆盖东西南北,总建筑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的四大综合为老服务枢纽站。“20”即在20个居民区设立社区养老顾问点,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老年教育、法律服务等多种服务项目,形成“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站”。着力打造“一居委、一队伍”的“老友济”志愿服务特色,为本小区高龄、独居等特殊困难家庭提供买菜、配药、陪医等应急服务。目前已成立5支志愿团队,逐步实现20个居民区全覆盖。“X”即因地制宜打造X个“小、微、特”嵌入式养老睦邻点,将养老服务深入老年群体的生活肌理,让社区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

03

构建养老机构专业联享圈

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针对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人员结构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管理体系陈旧的问题,街道精准施策,挖掘“联享荟”长者关护联盟资源,吸引辖区内各类长护险机构、培训学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企业等加盟,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护理员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率先在3家公办养老院(宏利、合阳、甘泉)试点智慧管理体系,实现各类信息的电子化、便捷化管理,在宏利养老院试点“互联网医院+养老院”,助推养老机构高效率运行和高水准服务。

04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圈

为养老注入“云”端智慧

夯实“一老一档”数据底库,依托社区民生数字云平台,形成社区户籍老人全覆盖的信息库,实现标签化、可视化管理,为老人提供精准画像、精细服务。同时,将数据维护权交予民政社工,方便其结合日常工作,实时进行更新完善。上线“养老百事通”小程序,探索社区养老工作中思路的转变与模式的转化,依托“民生云数据底座”通过联动街道辖区内各类养老服务商户,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打造线上“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区域化应用集成平台。通过“一机在手,点单配送,专业服务送到家”的模式,为社区老年人构建一个更为便捷安心的云居甘泉社区。依托“甘泉文化云”,打造集成甘泉路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一站式数字平台,功能涵盖艺术培训、演出观赏、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等,满足居民不同的文化体验需求。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构建养老服务阵地集群,普陀甘泉路街道探索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