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总,你要干嘛去?”清晨5时50分,天还未亮。张小红推开呵护家颐养院5号楼3层的大门,只见69岁的毛先生独自坐在走廊的凳子上,还背着一个黑色小包,“我要去上班挣钱。”张小红见怪不怪地哄道:“好呀,吃完早饭跟我去买菜,我管拿菜、你管付钱,怎么样?”毛先生点点头,满意地回了屋。

张小红今年54岁,1998年从江苏淮安来到上海,做养老护理行业已近30年。从半夜抹泪的“小白”,到经验丰富的“班长”,张小红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老人的心,也在与他们的朝夕相处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张小红和“毛总”在一起相处愉快 陈佳琳 摄(下同)

初出茅庐 一把辛酸泪

1998年,是张小红人生的一道分界线。一端在江苏,她帮人做过绣花,在啤酒厂打过酒花,给服装厂做过童装锁边,甚至还运过黄沙,直到嫁人生子。

另一端在上海。那年,张小红28岁,儿子5岁。她嫂子是上海长宁一家养老院的院长,养老院刚开业不久,人手不足,“你愿不愿意来给我搭把手?”没多想,张小红离乡来沪,“误打误撞”成了一名护工。

“在养老院做护工,干的都是脏活、累活。”张小红记得,第一道坎就是替老人处理粪便。那时,她看着自己的手,时常连连作呕,饭也吃不下,“以前在家,我儿子的屁股都是公公婆婆揩,我却在这里天天替这些老人揩屁股。”

作为24小时护工,张小红负责照顾一个房间7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其中有一位90岁的香港老太,说的粤语她听不懂,只能比比画画,白天片刻不离,晚上就睡在她床边。

养老院隔壁是幼儿园,张小红总扒着窗户向外望,看到人家父母与孩子其乐融融,就会思念5岁的儿子。夜半时分,老人睡熟了,张小红也会坐在床上怀疑人生:“这份工作做起来又累又臭,还要看别人脸色。我大老远地过来,到底图啥?”想着想着,眼泪啪啪往下掉。

张小红正在和认知障碍老人聊天

连哄带骗 寻相处之道

入这一行,张小红不是没有后悔过。可咬牙坚持了一段时间,她开始慢慢习惯甚至享受“护工”的工作状态:“没有职场的勾心斗角,没有完不成工作的压力,只要管好老人的‘吃喝拉撒’,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二十几年间,张小红辗转多家养老院,2021年来到了呵护家颐养院,作为“班长”带领10名护工轮班照料“认知障碍区”的43位老人。“相比正常老人,他们不善表达,记性差,有时还很暴躁。如何相处,需要慢慢摸索。”

连哄带骗,就是一种相处模式。84岁的朱奶奶平时几乎闭门不出,每次服药都很不配合:“一天到晚让我吃药,我不吃。”张小红也不强迫,只是带着老人来到镜子前,轻声细语地说:“你看,这都是维生素。吃下去,脸上皱纹都没了,皮肤也变白了。”朱奶奶摸摸自己的脸颊,喃喃自语:“是哦!是哦!”乖乖地吃下了药。

喜欢一早背包坐在走廊里的毛先生住在走廊尽头的单人间,总把这里幻想成自己开的公司,张小红就带着护工一起称呼他“毛总”,老人很是受用。一次,王奶奶误入毛先生房间,他挥拳便要打,张小红奔过去:“毛总,这是你的公司,不能打人,不然公司就要倒闭了。”话音刚落,毛先生就收了手。

在张小红口中,43位老人都有“爱称”,“美女”“帅哥”“宝贝”“老师”等各式各样,甚至还有“大姐大”“婆阿妈”。“老人听到我们这么叫,总是笑眯眯的。”张小红说。

张小红正在填写工作记录表

不舍离开 以真心相待

照料认知障碍老人三年来,张小红天天微信步数2万+。工作间桌子上各种记录本里,记下了大家工作的点点滴滴。角落里摆放着家属送来的各种水果、牛奶与零食,张小红都一一记下,在包装袋上写上老人名字,按时分发。

工作间的桌子上堆叠着各种记录表

久而久之,张小红练出了“绝活”:一看老人的神色表情,就知道他们有啥需求。70多岁的张奶奶平日常常独坐椅上,脸上一般没啥表情。那天,张小红见她板着脸,眼睛还有些水汪汪的,就上前问她:“张美女,今天怎么不开心?”张奶奶说:“没有啊。”张小红想起老人已有几日未排便,就带她去厕所,手指轻轻一探,果然。她马上拿来纸和开塞露,协助老人排便。事后,一身轻松的张奶奶不再板着脸了。

张小红写下工作的注意事项

“没法用语言正常交流,就要用眼用心去了解感受他们情绪的变化。”这就是张小红的工作日常。尽管有认知障碍,这些老人也会一点一滴感知张小红对他们的真心,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她。张小红说,有的老人天天见了她都会过来要“抱抱”,家人带来的食物要先给她吃,“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如今,张小红的儿子也已结婚成家,还给她添了两个孙子,一个4岁,一个2岁。儿子觉得她工作太辛苦,想让她回老家休息。但张小红放心不下这里的老人:“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父母。”

虽然只读过几天初中,但张小红在养老护理行业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去年还花半年时间考出了护理师中级证书。“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普通人的“上海故事” 护工张小红照料43位认知障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