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建设的三“变”三“坚持”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智慧医院建设的三“变”三“坚持”
智慧医院建设的三“变”三“坚持”
新版《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再次强调“智慧医院建设”,要求各级医院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智慧医院也是医疗行业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刚需。
“智慧医院”概念的提出约有10年时间,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同步发展,各家医院都在探索自己的“智慧”之路,政府亦在加大相关顶层设计。2017年,国家卫计委批复了32家委属(管)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总投入43,451万元,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必修课”。
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是医疗管理和内涵建设的高频流行词,你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不懂利用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来服务用户、简化工作流的机构或CIO。但上线了PDA、床旁结算等众多系统,有了区块链、AI或IoT医院就足够“智慧”了吗?实则并不尽然,智慧医院怎么规划、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产生数据价值?根据多年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总结以下“三转变、三坚守”原则:
1、一变重心:由传统HIS费用流程转向以电子病历医疗流程为核心的系统部署
早期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集中在计费电算化、医嘱电子化,重点关注财务、药品、管理等费用为导向的管理系统部署。随着数据积累和技术发展,如今转向了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临床业务支持和电子病历应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基石的“智慧临床”是智慧医院的根本所在,目前处于高速增长期。此“电子病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病历文书系统”,而是覆盖医疗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
据全球咨询公司 Allied market research 调研数据,预计到2023年全球电子病历市场332.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0%。美国是率先应用电子病历的国家,1960年,以美国麻省总医院为代表开发门诊电子病历并投入使用。纵观美国电子病历信息化发展,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2009年奥巴马政府颁布《经济与临床健康法案》要求,2015年前在医院/诊所中使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生,将会获得4.4-6.4万美元的医疗保险奖励,反之则罚款,这极大得推进了美国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目前美国96%医院采用了EHR,超90%医生使用电子病历。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卫计委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第1季度,我国7880个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中,86.8%建立了规范化的电子病历。大医院围绕财务、药品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基本覆盖,但临床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数据互通、数据利用仍处于低级阶段,尤其是与临床诊疗相关价值的功能模块尚未被系统性挖掘出来,电子病历仅仅被当成代替纸张书写的录入工具,医疗决策支持能力较为薄弱。
2、二变职能:信息部门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引导
医疗信息化建设中许多问题涉及到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关系,正确处理“双边”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相互协助是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成功率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前提。
医院信息科核心定位是为临床和职能部门提供工具支持,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一些医院CIO及团队常处于被动式工作,习惯了“等、靠、要”。等临床提需求、被动配合可能导致,一是不了解信息的临床无法提出合适的需求,一直“没有”需求,二是信息部署不符合临床真正的需求,临床科室消极配合。这样就会出现一些HIT经验分享会上常见的怪象:经验分享变成了对临床的“吐槽大会”。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形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科的职能和定位也应随之深化,建设重点要从信息科自身建设向医院信息化整体建设转移,树立起主动意识,定位为引导性角色,以满足业务需求为核心,帮助临床梳理需求点,促进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和医疗安全。
3、三变观念:从拒绝工具到“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
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医疗供给侧长期存在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等现状,这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所在。
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个体的技能和效率已逐渐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各行业开始创建“依赖于技术和不断学习技术的新员工队伍”生产关系,埃森哲称之为“人类+”,强调在技术成熟、人对技术接受度更高的后数字化时代,技术创新带来的人工“智能增强”。而且很多时候,员工的“数字化成熟度”高于机构本身,导致员工在“等待”信息化成熟过程中感觉倦怠,出现人才流失。
所以,我们一边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边要把系统的易用性、管理监督纳入考虑,提高医疗信息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发挥信息系统的增益作用。
1、坚持“用户需求至上”
德勤报告,全球医疗支出将近10万亿美元,我国2017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超5万亿人民币。医疗成本持续上涨,信息技术在减成本、提升可及性、质量、效率上有充分优势,但采用无助于满足用户真实需求的工具就没有价值可言,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评价自家的HIT建设成效?
来自监管机构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审认证,是目前最通用的测量方法和引导路径,也是HIT建设最直接的动机。充分发挥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力量,建设“医疗&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医疗数据质量管理部门”,对标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加强医院基础数据治理是最基本的工作。
HIT建设不能为了信息化为信息化,评审的目的是希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因此,医院“智慧”的程度技术不是第一位,而是内容(提醒)或内容交付最为重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完全融入工作流程当中,尤其强调信息处理时效性和在恰当决策点及时提醒的能力。
2、坚持向“数据要价值”
每个人一生过程中大约要产生1100TB健康医疗数据,医疗机构每日产生的数据正在以TB级的速度增长。医疗数据虽“体量大”,但质量不佳,来源众多、出口分散、结构化差、管理效率低,尤其是过去医生在使用电子病历时缺乏数据结构化录入,导致临床80%以上的数据是以非结构化的文本形式存在,这让医院的质控、数据利用等方面存在困难。机构采用不规范的数据的代价昂贵,低质量数据每年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
大数据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释放数据潜能,能够实现价值为导向的数据“变现”,为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方面辅助决策:通过大数据实时获取、分析,构建疾病预测及诊疗模型,模拟医生思考决策,能够显著提高医疗行为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运营优化与质量控制:通过临床各类数据包括图像、语音、物联网等传回来的数据,对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使临床能够及时针对问题和缺陷作出响应。
未来决定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最关键因素不单取决于算法的先进性,更取决于基础训练数据和验证数据的真实、标准、可及、高质量。
3、坚持讲好“应用”故事
我们已经进入“后数字化”时代 ,即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无论是技术企业还是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技术都不再是核心竞争力,这个时期的关键是“讲好应用层的故事”。医疗机构将不会停留在“互联网+”、移动医疗、医疗云等“标签建设”上,HIT项目部署重点关注用户需求和临床反馈。
美国是走在信息化前沿的国家,埃森哲关于医疗AI“近期价值”报告支持,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每年可节约15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能够减少51%与患者护理质量不直接相关的护士工作量和16%临床医生相关操作。我们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最快,一个又一个系统上线的前浪渐渐平息,现在重点就在应用效果评价与反馈,以交出满意的HIT建设成绩单。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