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我县“精细化”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山东:我县“精细化”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山东:我县“精细化”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前段时间,临池镇开展了“泛海助学山东行动”贫困大学新生救助,确保了他们如期迈入大学校门。据了解,本次助学行动资助对象为2018年参加高考并被高校录取的2017年底全省动态调整后继续享受脱贫攻坚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新生。符合资助条件的大学新生到户籍所在县市区统战、扶贫、教育等部门提出申请。“泛海助学山东行动”由省委统战部、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共同组织实施,计划从2016开始,用5年的时间每年资助1万名当年被普通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活动自开展以来,我县已有40余名贫困大学新生得到救助,累计救助资金达20余万元。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先后资助学生4.64万人,发放资助金6000余万元。上半年发放精准扶贫和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资金19.38万元,受助学生221人,切实减轻了学生上学负担,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救助贫困学生是我县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县突出关注最需要帮扶的重点人群,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民生工作不断实现精准化和精细化,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今年6月份,明集中心卫生院与镇祥和老年公寓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指定工作人员为敬老院117名入驻老人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医中有养”。明集中心卫生院康复科副主任姚静告诉记者,自协议签订以来,医院相继开展了关爱老人健康义诊、健康养老情况综合评估和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目前,住院康复的病人已经达到了23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老人在健康养老方面得到了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服务。
明集中心卫生院的养老服务代表了我县养老与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的水平。近年来,我县以创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为抓手,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推进模式,全县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3家县级公立医院设置了老年病科,90%以上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提供了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全县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今年,我县还建立了项目储备库,储备农村幸福院10处,其中开工建设5处;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索,西王老年公寓、明集祥和老年公寓、好生和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家养老服务机构与邹平县梁邹医院合作,成为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公建民营取得新成效,好生街道和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转型升级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韩霞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运营,6月6日举行了开业仪式;明集镇敬老院由韩霞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目前全县已有6家敬老院实现了公建民营。另外,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县养老服务中心申报进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正在积极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邹平县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消防和电梯施工稳步开展,装修和设施采购招投标工作扎实推进。我县还积极开展了养老人才培训,组织参加了8批次省养老培训班,培训养老服务管理人员47人。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行动,开展消防安全督查,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养老院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在社会救助方面,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重新审核,目前共有低保对象5302户、6757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60元、390元,高于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和30%。调查研究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16个镇(街道)均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重点医疗救助对象住院救助比例提高到85%以上。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民生灾害救助综合保险190.0568万保费已支付,实现对全县城乡居民民生灾害救助综合保险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52户、457人按程序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建设了“六位一体”全省特困供养创新示范区,城乡特困人员1065户、1115人,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每人每年9360元、6600元,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三档年人均1220元。危旧房改造修缮560处。今年上半年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000余万元。下一步,我县还将强化低保兜底保障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程序加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兜牢民生底线,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