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难?养老难?成华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这就来破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就医难?养老难?成华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这就来破
就医难?养老难?成华区“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这就来破解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群体对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发明显。
然而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相对匮乏、人员队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都是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
为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医养结合服务的迫切需求,成华区坚持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满足社会医养服务需求有机结合,依托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努力探索出既满足群众需求、又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形成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新格局。
喊上爸妈一起来看哈
成华区是如何破解“医养结合”难题的
补齐短板 医养服务供体多样化
强化医养服务体系建设
将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纳入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老年医疗护理住院床位。充分利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资源,加强老年病专科门诊和老年病病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临终关怀病床,提供老年病治疗、康复照护、姑息治疗、临终关怀等服务。下一步,区中医院和区六医院还将整合打造为一家突出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老年病专科医院,全区专业医养服务体系将更加健全。
强化养老机构医疗功能
支持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照护、康复等医疗服务项目,全面取消了养老机构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护理站的行政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目前我区已有3家养老机构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成都成华顾连护理站成为全市第一家取得设置许可的护理站。未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疗卫生服务协议,由中心为老年人群提供基本医疗护理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助医功能。
理念指引,医养资源运转高效率
突出公益性
基于公益属性、医疗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结合“医养结合”服务的市场调研结果,在服务项目、价格、方式的制定上,充分做到亲民、利民、便民又兼顾医院可持续发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离家近、价格低、具有医疗及生活保障”的“刚需”。
突出专业性
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设定的专业发展定位既有机融合医疗与照护、又着力凸显老年专科服务特色,有利于公立医院错位、特色发展。一是做到“三个突出”:突出“医养结合”工作是医疗服务的一种延伸,突出老年照顾是医疗与照护两方面的融合,突出老年专科服务特色。二是体现“两个区别”:区别于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服务模式,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模式。
突出互动性
为加快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格局,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按照医保、卫健等部门的行业指导意见,实施入托老人“医养分设、分区入住、动态转换”,将经过评估符合入院指征的老人转入“住院病区”,治疗后康复及病情稳定的老人转回“养老病房”,真正实现医疗、养老动态管理与无缝衔接,确保入住老人得到适宜的医养照护。每月动态转换老人约占入托总数的40%—55%,医疗、养老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医院年均服务老年病患者6万余人次。
模式创新 走出老年照护新路子
实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
建立华西医院营养科为龙头、区第六人民医院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院为基点的“三级营养管理干预网络”,组建“营养-临床-护理”协同的营养服务团队,评价老人营养状况,制定合理膳食方案,力求做到“吃动平衡”。
实施专业团队联合管理
区第六人民医院组建了以心血管专家为技术核心的“老年病专家团队”,解决老人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医疗需求。组建了“医生-护士-护工”一体化服务的“联合护理团队”,解决老人入托后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需求。组建了以康复医师、心理医师、营养师协同管理的“健康教育咨询团队”,解决老人及家属对合理膳食、疾病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三类团队通力合作,全方位满足入托老人身心健康需求。
实施家属参与式互动管理
区第六人民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网站、手机APP等手段,以老人入托健康档案为起点,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查询,向家属及时反馈老人健康状况、医疗及营养需求;同时,邀请家属参与“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提供亲近空间,实施互动管理,减轻入住老人心理压力和家属照护负担。
经过多年耕耘,区第六人民医院·康穗养老中心已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医学院等专业机构建立技术合作,成功创建为↓↓↓
四川养老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成都市第二福利院养老护理员培训分中心
成华区养老服务实训与养老服务评估中心
区第六人民医院“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了市、区“医养结合”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