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讨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多篇文章讨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日前,多篇文章引发社会公众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如《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调查:生命在孤独中逐渐失去体力》。文章中的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突发疾病时难以找到人帮忙。这种无助令人唏嘘,背后折射的是“空巢老人”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处境。近日,《鲍冬霞:为农村空巢老人建一个“家”》《1700套“笕眼”护佑独居空巢老人》等相关新闻为空巢老人带来不少温暖。
(一)媒体观点
《人民日报》:“通讯录里的父母”怎样养老
身处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养老视野完全可以更开阔,将养老命题融入更多元的养老模式之中,比如可施行“借力养老”,即借他人之力、技术之力、制度之力来养老。今天的中国人养老,已经从费孝通所说的“反馈模式”演变为“多元模式”,更加强调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机构做补充。“打造银丝下的春天”,这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期待,随着养老模式更多元、社会保障更有力,我们的未来一定更有可塑性,“银丝下的春天”将变成现实。
《河南日报》: 父母与子女,只隔着一个通讯录?
为解决老人的照料与赡养问题,有关方面想了不少办法,从上到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政策。湖北、北京、福建等多个地方规定,独生子女可“带薪”护理住院父母,为孩子尽孝道提供方便。解决通讯录上“咫尺天涯”的无奈,还靠多方设法形成合力,比如社区推动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让“空巢老人”能24小时与物业联系,随时提供上门服务;政府部门为推动居家养老健全配套措施,让志愿者与居家保姆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或许是补齐“家庭养老”短板的有效方式。
《南方都市报》:空巢老人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
空巢老人的困境非常之多,经济、医疗、照料、情感、社交等等需求都应该被满足。新闻媒体上展现的空巢悲剧,最大的问题在于老人依旧停留在“家庭”的框架下。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家庭已经不能完整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而必须要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才可以将老人和子女从面临的困境中解救出来。
(二)网民声音
观点 1.表达心酸和无奈。
@怪阿姨_ldn:如果在老家能挣到跟大城市一样多的钱,谁愿意背井离乡、远离亲情去远处工作?
@黄茄:天天守在父母身边,谁来养家?父母病了怕是医药费都付不起,更别提还要养一家老小。
观点 2.呼吁及时尽孝,多陪伴父母。
@潘健 cccc:百善孝为先,多回家陪陪他们。
@乡坝头人:有空就回家看看吧,没空,也抽点时间吧。
观点 3.积极探索社会养老,促进区域资源均衡发展是解决空巢老人困境的关键。
@ulckydog:老龄化和异地工作,归根到底还是区域发展不均衡,养老体系不够健全。正是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才主张全面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健全养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