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 专业运营 多元联动——重庆市渝中区破解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政府主导 专业运营 多元联动——重庆市渝中区破解
渝中区是重庆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典型的老旧城区,老龄化呈现出“两最”特点,即重庆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区、重庆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截至2017年底,渝中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2万,占全区总户籍人口的32.29%,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3.18万,高龄化率达19.65%。老旧城区面积狭小、人口密集,机构养老发展受限,老重庆人“家”的意识较强,让渝中区养老服务形势较为严峻。
近五年来,渝中区以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围绕“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为主题,深入推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建设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多元联动”的老旧城区养老服务模式。
完善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十三五”期间,渝中区将优化现有公办福利院,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在每个街道规划建成1个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以步行500米-700米距离为标准规划建设5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公办、民办养老机构19家25处、床位2000余张,基本满足了辖区老人不同需求;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45个,三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除享受全市统一的扶持政策外,在渝中区开办的养老机构还可叠加享受“以自有房屋兴办的,每张床位给予4000元建设补贴;以租赁产权房屋兴办的,每张床位给予2000元建设补贴”以及“对接收渝中区户籍老人的床位,按对象类型给予每张床位每月300元或600元的运营补助”等政策。该区还制定出台了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管理办法、社区养老服务运营补助办法(试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促进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
加大养老服务保障力度。渝中区按照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人每月50元-500元、60岁以上低保老人每人每年200元-1000元的标准,发放长寿补贴和助养补贴。并在市统一政策的基础上,对本区60岁以上经济困难老人发放每人每月100元-26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券,用于购买家政、就餐、保健等养老服务。
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坚持建管分离、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相结合,渝中区引进有资质、有经验、有实力的社会机构作为运营主体,按照专业化、连锁化、市场化运营思路,建立运营机构候选库,逐步实现对全区社区养老服务站分片连锁管理,不断促进社区养老运营机构从单纯依靠政府“输血”转变为主动“造血”。按照“普惠性+个性化”设置养老服务项目,将健康讲座、文化活动、空巢老人关爱等作为普惠性项目,提供免费服务;引导专业机构自建队伍、整合加盟,通过预约、签订协议等方式,提供餐饮、家政、托养、照护等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多元联动推进机制创新。一是“区+街道+社区”工作联动。渝中区建立起区政府统筹、区民政局牵头、各区级部门配合、各街道具体实施、各社区协助的多层级联动机制,协同推进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政策落实、行业监管等工作,确保养老事业发展层层传导落实。二是“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工”资源联动。目前,渝中区已组建各类老年人文体队伍533支,参与人数4.7万人次。同时,大力建设“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义工”人才队伍,丰富专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内容。三是“养老+医疗+健康”统筹联动。渝中区现有1家机构在养老院内设立医院,3家机构与市级医院协议开通绿色通道。同时,指导公办福利院、社区养老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年均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健康服务9.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