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爆发
导语
康复医疗: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爆发
康复医学是“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治疗紧密相连,包括急性期康复、急性期后康复和长期护理三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康复医疗: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爆发
导语
康复医疗: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爆发
康复医学是“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治疗紧密相连,包括急性期康复、急性期后康复和长期护理三
康复医疗:政策、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产业爆发
康复医学是“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治疗紧密相连,包括急性期康复、急性期后康复和长期护理三个部分,其中针对老年人群的康复医疗更是以提供终身康复服务为核心。康复医疗的治疗对象分残障人士,慢性疾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三大类,康复通过实施评估、治疗、训练等流程,来弥补和恢复患者的功能失衡,改善和提高残患运动机能,使之回归正常生活。近来,我国民众追求生活质量,尤其注重健康方面的提高;行情需求上,我国在康复医疗等健康方面的服务需求前后发生改变,由潜意识的变成了现实直接的。此外,我国国情发生了变化,老龄化进度加快、残疾人数和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多,康复需求市场成为蓝海。
目前,康复医疗的产业链体系包含上游的康复器械与医药、中游的康复机构以及下游的康复患者,其中康复信息化与康复人才串联其中,对康复机构的服务提供质量具有关键决定作用。
1、国家政策多方位支持康复医疗体系建设
(一)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康复医疗
2011年9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康复医疗。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逐步完善政策措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的康复医疗机构依法经营、加强管理、健康发展。促进不同所有制康复医疗机构的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要促进康体结合,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
(二)从“医保”出发打造多元结合的支付体系
2016年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国残联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通知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要求各级残联要充分发挥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作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医疗康复保障政策,了解、反映残疾人的医疗康复需求,加强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截至目前共有29项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这一政策对康复医疗产业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有利于打造多元化的支付体系。
(三)全国分级诊疗扩展到270个城市
康复医疗是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国民康复意识差,通过分级诊疗有助于提高康复医疗的地位。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健全的康复体系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一部分。到2016年,全国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已经扩展到了270个城市,并且上海市、厦门市、江苏省、杭州市被列为“榜样”,在全国分级诊疗中起到示范作用。截至2017年12月,94.7%的地市已开展分级诊疗,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医疗体系。
(四)推行医养结合,康复医疗与养老并肩发展
2015年卫计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截至2017年,已经有29个省出台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并且提出“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可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国家在医疗端通过鼓励公立医院设置康复科室,在养老端鼓励与康复医院合作,通过两个端口鼓励康复医疗产业发展。
(五)鼓励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政策中明确提出“鼓励在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同时,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中,鼓励建设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集团化、连锁化经营,建立规范、标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对申请举办集团化、连锁化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的,可优先设置审批。
2、康复医疗需求巨大
康复医疗需求主要来自老年人群、残障人群和亚健康人群(非刚需)三方面人群。
(一)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截止2017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将成为康复市场的一个主要消费群体。我国老年人口以活力老人为主,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绝对数量不容忽视。全国10.54%的老年人为轻度和中度失能,2%的老年人为重度失能,老年人循环系统疾病、眼科相关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率均超过50%。因此最少有一半的老龄人口需要用到康复服务。
(二)残障人群逐年增加,康复服务覆盖不足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8200多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34%,平均每16个人中就有一名残疾人。
中国残联康复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残疾康复服务供给形势十分紧迫。据统计公报表示,2017年,仅有854.7万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全年仅为244.4万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因此,还有大量的残疾人群未得到相关康复服务。
(三)亚健康人群基数大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据专家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
(四)老年人和慢病人群体将成为康复医疗的主要消费群体
康复市场中老年人群与慢病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在支付能力上,中老年人群和慢病人群比残疾人人群也要高出很多,所以从康复需求与消费能力可以看出老年群体和慢病群体将会成为康复医疗的主要消费人群。
(五)康复医疗市场供给呈现医院少、病床少、从业人员少状态
目前,我国康复护理市场供给匮乏,整体呈现医院少、病床少、从业人员少状态,相比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标准,我国目前康复护理产业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3、中国康复医疗市场展望
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自2010年起拥有超过8500万残障人士,涉及2.6亿家庭,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障人士占总残障人数的70%以上,超过5950万。同时,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整体发病率逐步提高。据民政部统计:至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94亿,其中大约50%,即接近1亿的老年人口有康复需求。而目前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中超过4/5都没能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
数据显示到2013年,美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人均80美元),若包括长期护理在内则有2000亿美元;而同期我国国内康复医疗市场规模仅有200亿人民币(人均15元人民币)。如果按照基本满足我国康复需求的水平测算,则市场规模将会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而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则市场规模会在6000亿人民币以上。据预测,至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8%。
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4、康复医疗行业的资产进入方式
(一)不同形式进入康复医疗产业具有不同优势
目前,我国进入康护护理的主要途径主要有公立二级医院转型、公立综合医院托管运营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三个途径。公立医院拥有相对较好的专业技术与品牌资源,同时拥有医保资质,而社会资本资金相对充足、灵活,二者结合成为我国康复护理产业最优进入路径。
(二)不同类型康复护理机构对比
从不同康复护理机构类型看,康复专科医院与护理院整体投入较低,对于人员与技术要求低,回收周期短,能够与其他相关机构形成良性互补。康复专科医院与护理院进行对比,护理院整体投资要求较低,对于人员、设备、技术要求更低,可承接资源较多,是社会资本切入康复体系的绝佳入口。
(三)资本市场看好康复医疗产业
从资本市场看,康复护理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近三年来获得融资的康复护理企业主要为创业公司、移动线上平台等,但融资额较小,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大额融资主要聚集在康复医院实体运营。康复护理行业上市公司以建设经营实体机构为主,部分企业沿原有医疗器械板块进军康复设备。
5、康复医疗产业发展机会研判
康复医疗是除了基础医疗外与养老服务关系最为密切的医疗领域。通过以上对康复医疗产业的整体分析,可总结出未来其产业发展机会点如下:
产业整体布局层面:康复医疗作为与养老服务业配合最为紧密的专业医疗细分行业,需求巨大,市场缺口较大,可作为刚需型养老服务板块及医疗服务内容的重要分支部分进行布局,也可作为综合医疗、老年病专科医疗、社区门诊医疗等医疗机构与服务的链接端口。
专业技术人员层面: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护理人员、康复医师等专业人员缺乏,因此护理人员及康复医师培训可作为未来投资方向。
不同业态结合层面:长期照护险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商业长期护理险必将大规模推出,险资企业通过投资培育出自身的康复护理服务,作为长期护理险后端服务支撑,与保险产品充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