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让老年人未来可期
导语
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让老年人未来可期
编者按
2.5亿老人如何养老?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让老年人未来可期
导语
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让老年人未来可期
编者按
2.5亿老人如何养老?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
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不断升级 让老年人未来可期
编者按
2.5亿老人如何养老?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
近些年,民政部连续在90个地区开展了3批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各级民政部门大力发展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护理服务、老年人饮食起居等,探索出不少可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本报选刊部分地方经验,看看他们怎样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有可期的未来。
老年人助浴点有了“泰州标准”
从2016年开始,在江苏省泰州市民政局支持下,市区陆续开设了6家老年人助浴点,专门解决老人们的洗澡难题。但随着老年人助浴点的开设,洗澡的老年人增多,对浴室的硬件要求、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规范好老年人助浴点,把这件好事办得更好?为此,该市民政局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专门的沟通。
近日,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了《老年人助浴点建设规范》《老年人助浴点服务规范》,使老年助浴点有了泰州地方标准。
经过近两年的调研、验证和征求意见,老年人助浴点建设规范、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正式“出炉”,硬件上提档升级,软件上增设服务。从“就浴区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男浴室应配备不少于30张休息躺椅”的硬件要求,再到“配备专职管理员、专职助浴员、兼职救生员”等软件服务,每一项规定都很具体。
“编制标准的目的是提高助浴点服务老年人洗浴水平,保障老年人洗浴的安全以及舒适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张荣说:“这两项地方标准填补了我市规范老年人助浴点建设和服务方面的空白。接下来,我市相关部门还将选择部分助浴点开展老年人助浴标准化试点工作,不断修订、完善两项标准,进而在全市推广。”
据了解,两项地方标准由海陵区民政局和海陵区市场监管局起草。泰州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李桂军说:“目前,我们搜索了一下,在其他地方我们没有看到类似的标准,我市此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场地设施基本要求
●就浴区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男浴区的浴池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配有扶手和站立扶手。高温池上覆盖木格栅。
●蒸汽房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配备紧急呼救开关。
●应配有失能老人助浴浴缸不少于2个;配有助浴床不少于1个;配有助浴轮椅不少于3个。
●更衣区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应配备不少于30张休息躺椅。
●设立相对独立的失能老人休息区,配备电动休息躺椅不少于2张,配有站立扶手。
●设立相对独立的半失能老人休息区,配备电动休息躺椅不少于4张,配有助力扶手和站立扶手。
必须有的服务
●洗浴前:检查老年人洗浴用品;浴室的安全情况;调节水温在40℃左右;浴室内温度一般在34℃~42℃。
●洗浴中:对半失能老人提供协助老年人脱衣,换上防滑拖鞋,搀扶或用轮椅推送老人进入浴室,安全坐稳在洗澡椅或浴池边,叮嘱老年人注意安全,对有需要的老人洗头、清洗身体等。对失能老人提供配合脱去老人衣裤,换上防滑拖鞋,搀扶或用轮椅推送老人进入浴室洗发、清洗身体、洗面。注意与老人交流,提供个性化服务。
●洗浴后:对半失能老人提供协助擦干身体,送老年人回休息厅,协助整理洗浴用品和穿好衣服等。对失能老人提供更换清洁衣裤服务,注意对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的老人,应先穿患病侧,再穿健康侧;将老人搬移到轮椅上,联系老人的陪同人员并将老人交接到陪同人员由其带离浴室。
磐石市做活文化养老实现老有所乐(林 宇)
报名社区老年大学、参与文艺演出、学书法、品书画、学发微信……近年来,吉林省磐石市不断创新社区文化服务形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选择靠街头聊天、打牌等消磨时间,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文化养老”正在磐石悄然兴起。
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赡养而后起的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能帮助老年群体树立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也是一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能使老人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从孤独走向充实,跟上时代的步伐。
磐石市河南街道前安社区弘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2017年创办以来,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服务,先后成立了“弘辉戏社”“弘辉棋社”“弘辉诗社”“弘辉体社”“弘辉军乐队”等社团,为他们提供场地,搭建平台,满足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需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愉悦身心。每天早上八点一开门,弘辉居家养老中心楼内就充满了欢歌笑语,吹拉弹唱之声余音绕梁。以“弘辉戏社”为龙头,戏曲、歌舞、书画、棋牌、健身,各社团成员各显其能,每逢节日都开展大型文体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传统文化。到弘辉戏社活动的一位老年人说:“听这个比电视上演的过瘾,上瘾了就走不开!”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锻炼方式。河南街道东兴社区永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斌负责的市太极拳协会负责运营。3年来,社区老人每天6时许来练太极拳,学拳老年人累计有100余人,显著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许多拳友多次参加太极拳比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福社区育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东宁街道永安社区老来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社区老年人的风采,营造幸福和谐的文化氛围,开设了老年大学,定期举办老年书画活动班,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书画爱好者的积极参与。通过开展书画活动,使老年人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既促进书画水平的提高,又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扩大了他们的社交圈,让老年人在社区找到快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成为了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永安社区老来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自2017年创办以来,已经累计服务近万名社区老年人,使得老年人手中的手机不再闲置,方便生活,娱乐身心,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品质。
共同的兴趣爱好拉进了老人们之间的距离。在弘辉社区,老人们时刻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老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人有困难众人伸手相助。中心会员张翔老人由于身患重病,演奏过程中出现休克,在场老年人都像亲人一样关怀和照顾他,并把他及时送进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文化养老还成就了孤寡老人的美满姻缘,乒乓球社76岁的侯国忠老人和棋牌社69岁的付亚坤老人在弘辉大家庭相识、相恋,现在已经生活在了一起,得到了大家的祝福,在弘辉传为佳话。
老来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敬老美德,2018年初,老来乐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细讲弟子规》共40集利用荔枝软件录成320节,每天一节,向中心居家养老人群推送,阅读量已达1.5万次。并将“致良知四合院公众号”中的优秀文章或视频,推送到微信群和朋友圈,组建成立了磐石致良知学习小组,每周五、周六学习,收看致良知四合院的直播课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磐石的落地开花,老来乐人一直在默默坚守并践行。
学习的人心情好了,抱怨少了,家庭夫妻关系好了,孝顺父母了,愿意在单位多承担了,最终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好多来学习的老年朋友,反馈回消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变了他的家庭关系,使他感受到了天伦之乐,使他生活更幸福,他感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一些年轻朋友,也通过学习更加孝顺老人,友爱兄弟姐妹,慈爱子女。
合肥市把“小饭桌”开在老人身边(万晓源)
安徽省合肥市自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以来,全市1万多名老人每月享受政府提供的600元居家养老服务中,半数以上是助餐服务。吃饭问题成为老年人第一需求。如何加快助餐点建设,提供助餐服务?
日前,合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确定2019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20件,其中“养老助餐工程”作为新增项目赫然在列。到今年底,市区有需求的60岁以上老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80%,2年内达到100%的目标。助餐点年度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
其实,早在2017年《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逐步提供包括“家庭保洁、助餐、助浴”等在内的公共服务,加强“老年活动中心、呼叫平台、互联网平台、助餐点”等在内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随后,合肥市出台的贯彻条例实施意见提出,逐步推进养老助餐服务全覆盖。在合理布局提出要求,按需设点,积极发展符合老年膳食营养标准的老年餐饮,鼓励社区自建、合作共建提供助老餐饮服务,引导单位食堂向周边社区老年人开放,引进专业餐饮企业建立区域集中配餐中心,实现老年人就近用餐、营养用餐。
2018年7月9日,《合肥市社区居家养老“助餐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出台。据此方案,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将充分整合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资源,按照“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小区助餐点+配送入户”,或者集体送餐的模式,统筹规划和布局老年人助餐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同时,进一步出台针对老年人的助餐补贴和运营补贴政策,建立政府补贴、企业让利、街道社区支持的“大助餐”体制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助餐配餐服务格局。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助餐点主要有公办公营、公私合营、企业或社会组织自营三类模式,企业自营已成为“主力”。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目前合肥的社区助餐点已由2017年以前的10余家,发展到211家,区、开发区城市社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65%,初步形成遍布全市的助餐网络。
下一步,合肥市将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将助餐配餐服务与针对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将助餐配餐服务融入家政服务、生活照料、文化娱乐、护理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让老年人享受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同时,根据方案要求,还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品,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智慧助餐服务,努力把“小饭桌”开在老人身边,让老人一日三餐都能享受便利、廉价、营养的助餐服务。
大连市逐年逐级提升养老服务能力(饶 兰)
2017年建立“林海模式”
“林海模式”是以辽宁省大连市主要领导与全市社区同志一同发掘、总结中山区葵英街道林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而得名。即以整合社区优势资源和基础设施,满足老年人就餐、娱乐、医疗等居家养老基本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保障高龄、空巢、失独、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以信息网络为支撑,初步建立起七项基本养老服务和七项延伸养老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到2017年底,“林海模式”基本实现了主城区街道全覆盖。主要为社区活力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签约医生等服务项目。
2018年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
由于“林海模式”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服务不足,大连市对标上海“长者照护之家”先进经验,实施了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50个内含嵌入式小型社区养老照护机构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政府投资3335万元,引入社会资本近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以上,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30岁,90%由专业社会组织建设运营,日本龙头企业日医集团、元气村和国内知名企业万佳宜康等一批国内外养老服务品牌争相落户大连。2018年底,50个示范中心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陆续投入使用,专业照护和托养服务基本实现主城区街道全覆盖。
2019年成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
大连市按照《大连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2019-2020年,持续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建设和打造30所集养、护、康于一体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
2019年大连市还将以主城区为主,再建设15所示范中心。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培育服务品牌,努力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