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 柳州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导语
广西 | 柳州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符合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广西 - 柳州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导语
广西 | 柳州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符合
广西 | 柳州务实创新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构建符合柳州市实际的养老事业新格局。
创新发展理念
强力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试验区建设
柳州市党政“一把手”对养老工作真重视、真支持,将养老事业发展纳入党委、政府决策范围。2017年,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柳州市养老服务业的决定》《柳州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2016-2020年)》等“1+N”的11个系列文件,从用地政策、财政扶持等方面,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为从市级层面推动政策落地,还将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部门联席会议,升格为由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牵头,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规范的政策和组织支持体系。
该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目前,重点打造了“两环一中心”健康养老产业新格局。市区养老集中区项目按照东、西、南、北、中布局建设,已投入资金约10亿元,预计建成床位5000张。目前,北部“柳钢仙源颐养中心”、中部“安心颐养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南部“白云颐养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即将开工;东西部的工程也即将立项。同时,今年该市拟投入20亿元以上,将市级新建1000张和各城区新建500张床位综合养老机构列入城市建设计划。在县级层面,重点打造了6个县级福利服务中心,对全市85个乡镇敬老院、131个“五保村”进行了升级改造,规划建设6个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农村幸福院31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村级基层老年协会67个,城乡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今年,该市即将出台《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扶持办法》,通过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投资带动,建立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和养老、家政服务领域的组织或企业参与全市养老事业。目前,市区有35家社会养老组织和民营养老机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成效良好。同时,重点打造了“柳州爱父母”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今年该市还将引入华润、北京积善之家等企业参与全市养老服务。
2015年,该市率先在全区出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6年起,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标扩面”纳入“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2016年以来,已服务6.5万人次,总计服务小时数19.6万小时,群众满意率达98.1%。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按需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消费理念,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步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按照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每个10万元、日间照料中心每个120万元的标准,全市已建成25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76个老年人活动中心、27个日间照料中心。
建构四大体系
开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年初,柳州市民政局代市政府草拟完成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行业准入条件、精简行政审批环节、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等13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养老服务提供了政策保障。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通过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补齐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短板,保证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于6月草拟完成了《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实施办法》,对在柳州市城区范围内采取公建民营或民办公助等模式建设、运营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进入养老领域。
以养老设施布局为先导,推动养老设施建设。一方面着眼长远,刚性配置,确保设施总量稳定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明确标准,优化布局,提升设施功能水平。该市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1521”养老示范工程的要求,目前养老项目稳步推进,将力争在2020年前,统筹社区范围内的各项养老服务机构以及家政等各类服务性企业,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多样化的定制服务,打造“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以需求导向、实践导向为原则,探索具有柳州特色的养老服务供给新模式。今年,柳州市将在每个城区(除柳东新区外)建设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同时,整合各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打通“9073”三个板块,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
近几年,全市养老服务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规范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软件建设相对薄弱,养老服务业发展必须从粗放式向内涵式、集约式转变。首先是推进养老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该市下发《柳州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从业奖励实施办法》,对养老护理员给予从业奖励,激发了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热情和荣誉感。下一步,将继续研究探索符合实际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到养老工作中来。其次是发挥信息化对养老服务的保障作用。今年,全市将投入300万元建设“互联网+养老”信息平台,整合医疗卫生数据、健康数据等,建立全市“互联网+养老”模式。目前柳州市已出现一批以“智慧养老”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养老服务,显示出蓬勃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