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破难题

医养结合破难题

导语

医养结合破难题
已形成四种服务模式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8年年底,60周岁以上

医养结合破难题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医养结合破难题

医养结合破难题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医养结合破难题
导语

医养结合破难题
已形成四种服务模式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8年年底,60周岁以上

医养结合破难题

已形成四种服务模式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发展不平衡、老年人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8年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近2.5亿,占总人口的17.9%。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近1.8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急需推进医养结合。

当前,全国设立了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各地陆续出台了省级实施意见,22个省份设立了省级试点单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两万多对,并形成了4种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医养签约合作;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实现融合发展。

多方面举措破解发展难题

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制定医养签约服务规范,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内部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设置康复、护理病床和养老床位。

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求各地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涉及同层级相关行政部门的,实行“一个窗口”办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鼓励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优化保障政策。研究出台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加大医保支持和监管力度,厘清“医”“养”支付边界,基本医保只能用于支付符合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大力发展医养保险。

加强队伍建设。设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各地要分级分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明确提出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