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家庙养老服务中心内,医护人员为老人进行精心护理。(记者 王旭东 摄 资料图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其中“打造共享美好生活的宜居幸福西安”明确,要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让儿童快乐成长、老人颐养天年。
记者获悉,西安将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到2022年底,全市每个已建成城市社区将至少有1所社区养老服务站,每个城市街道办辖区将至少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一个数据:
到2025年每5人中至少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207.5万,占比16.02%。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5.55万人,占总人口的24.2%。
“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至少有一位60岁以上老人。可以说,西安面临的老龄化挑战是非常严峻的。”西安市民政局副局长孔宏介绍,“但同时我们看到另一组数字也在变化,就是全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也在逐年增加。”
截至2021年底,全市建成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636个,累计建成各类养老床位6.7万张。孔宏说:“《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系统规划了未来五年全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具体措施,既有蓝图、远景,也有指标、方法,是一项出‘实招’的政策,其核心和宗旨就是解决目前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
五大行动:
努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养老服务样板
面对老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我市以《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指导,开展5个专项行动,重点抓好20项重点任务落实,努力打造符合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居于全国中上水平、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
★聚焦设施供给,开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
按照“一社区一站点、一镇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要求,全力推进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设施建设和薄弱机构改造,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广覆盖、成体系、均衡化布局。
配建一批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站,健全完善新建住宅小区与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四同步”工作规则,做好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到2022年底,各区县、开发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100%。建设一批综合性镇街养老服务中心,2022年全市建成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2个。打造一批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到2023年底,每个区县、开发区至少建成1所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并投入运营,力争“十四五”末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本辖区老年人口的1%。
★聚焦服务品质,开展养老服务功能提升行动。
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加快制定全市统一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办法,完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体系;要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积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广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到2023年底,城市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70%。支持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出台《西安市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试点指导办法》,2022年在城六区启动试点工作。
大力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到2022年底,全市至少创建2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2-3个示范街道,扶持发展5家示范企业。同时,制定支持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医保方案,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探索设计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准备。
★聚焦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
全市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养老机构和行业组织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达标工作,到2022年底,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60%。建立养老服务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养老服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合理规划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到2022年底,全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
★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行动。
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定期对养老服务领域优惠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各区县、开发区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依法做好登记和备案管理。支持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发展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到2022年底,各区县、开发区至少引进或培育2-3家规模化、连锁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积极促进养老服务与教育、文化、健康、旅游、家政、物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2年底,各区县、开发区至少形成1个“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典型。
★聚焦要素支撑,开展养老服务要素保障行动。
完善土地、人才、资金等扶持政策,着力构建系统完善、衔接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将《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纳入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人均用地0.1-0.3平方米的国家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十四五”期间,每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至少供应300亩。
支持各类院校设置养老服务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开展院校与养老服务机构定向委培试点。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西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出台养老服务行业入职补贴、岗位补贴等人才激励政策。各区县、开发区要结合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在镇街设立养老服务专职管理岗位,在社区(村)配备养老服务督导员。
形成合力:
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
养老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牵涉领域广。记者了解到,我市各相关部门将分工负责、统筹协作,健全科学管用、运转高效的制度机制,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作为发展养老事业的牵头部门,市民政局今年将下大力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站130个、提升改造182个,建成42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动19个区县(开发区)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建设,实现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不断强化居家养老主体地位,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品质,着力构建人人可及、人人可担、人人参与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孔宏说。
市卫生健康委将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遴选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转型开展医养结合工作,鼓励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型床位评估试点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型床位占比。同时,修订《西安市家庭病床实施方案》,在城六区推广、增加居家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让慢性重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在家就能“住院”。
■首席记者 张端
编辑:韩睿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