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投资运营取得积极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启动了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工作。

2018年开始,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进程明显加快。2018年4月1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正式起航。

该项文件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2018年3月2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从顶层设计引领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投资者养老投资,推进养老金市场化改革,促进公募基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8年9月,养老FOF正式“试水”,首只养老FOF成立,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补充,公募养老FOF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场公募养老FOF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

平安基金养老FOF投资总监高莺表示,养老FOF是以公募产品作为主要的投资标的,由专业投资团队管理,根据投资者的年龄特征动态调整组合配置方案,选择阶段性最适合的公募产品进行配置。这类产品的推出是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改善家庭资产配置,及推动养老体系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高莺看来,从国际经验看,建设养老第三支柱,金融行业是主力军。而税收递延政策以及配套的制度安排,对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催化作用。前期,已有很多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登平台的相关产品对接和测试工作,为政策的落地做积极的准备。通过税延政策的推出,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有利于共同打造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公募养老FOF规模突破1000亿 助力个人养老金的市场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