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不久的北京“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两周后,相关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这项被认为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压力的举措,正在全市提速推出。
北京市即将在今年6月1日推出的“时间银行”,通过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攒获得“时间币”,一个小时服务兑换一个“时间币”。“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满一万个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依据《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整理。制图/马瑾倩
“时间银行”平台即将上线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429.9万人,占比达19.6%。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将达到500万人,北京将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时期。
加速老龄化催生对于养老服务的极大需求。
时间银行模式,通过为他人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介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全社会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并推动这种服务产生的资源在个人、家庭、社会间形成可持续的循环。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运转的基础是信息管理平台,近期北京市民政局将发布平台微信小程序或APP,方便群众完成登录、认证、发布信息、记录时长等各项操作。
作为需求方的老年人,在登录信息管理平台完成身份认证后,只要账户里有时间币,经审核后,就可以发布养老服务需求。
作为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在信息管理平台注册认证后,即可选择预约信息就近、就便开展有关服务,获取时间币。为保证服务真实有效,志愿者要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签到、签出,记录服务时长。
李红兵介绍,以上操作都可在手边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完成。如果老年人或志愿者因自身或其他原因,不会、不便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则可以联系街道(乡镇)确认的专业机构,通过线下方式予以操作。
60岁以后可全市通兑,时间币能转赠
相较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时间银行实践情况来看,北京的志愿服务提供方范围十分广泛。
在经过培训后,满18周岁、热心公益事业、身心健康的北京市常住居民,或北京市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在其监护人的带领下参与养老志愿服务的,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对应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在全市范围内通存通兑。
志愿者既可以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也可以赠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让亲人享受服务。
“时间”只能换“时间”
李红兵强调,时间币不能变现、不能换资金或实物,坚持“时间”换“时间”的基本原则。
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服务内容,包括情感慰藉、协助服务、出行陪伴、文体活动、健康科普、法律援助、培训讲座、指导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八大类服务,基本符合北京市老年群体的普适性需求。
依据《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整理。制图/马瑾倩
订制服务完成后,老年人可通过登录信息管理平台或联系街道(乡镇)确认的专业机构对养老志愿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通过时间银行平台或打电话就能反馈。
针对经济困难、重度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残疾老年人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老年人,以及其他急需社会给予帮助的困难老年人等特殊老年人群,《实施方案》明确各区民政部门将结合各区实际情况,优先为上述特殊老年群体免费赠予一定数量的时间币,用于发布养老服务需求,兑换志愿者提供的各类服务,切实解决特殊老年群体突出的养老需求。
同时,鼓励志愿者借助公益账户为有需要的特殊老年群体捐赠时间币,实现“二次公益”。
时间银行还提出了一定的激励举措。时间志愿者通过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获得并存储的时间币达到1万个后,可在其年长衰弱或失能后,按照城乡特困人员待遇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1万个时间币意味着1万个小时的服务时长。
李红兵介绍,这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机制,政府部门还将探索建立梯次分明的激励措施,比如积分兑换奖励、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评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星级志愿者等等。“也欢迎社会各界集思广益,提供可落地、可操作的激励措施,让养老服务志愿者享受可预期、实实在在的激励和实惠。”
追问1:可兑换服务是否有“价格表”?
提及时间币概念,公众会自然联想到“购买”“定价”等概念。目前推出的时间银行实施方案,将时间币可兑换服务框定在情感慰藉、法律援助等八大类服务,这些服务的兑换价值如何确定呢?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红兵解释,在此次实施方案中,时间是唯一的衡量价值标准。这也意味着,一个时间币兑换的服务时长为1个小时,所有服务类型均以时间为唯一计量单位,不做区分。“我们制定方案过程中也讨论过,有的专业服务或许花费时间较少,但可以解决大问题,这个服务时间能否实现价值膨胀呢?通过各方的讨论和思考,最后我们认为时间是最平等的。”
志愿服务一个小时可获一个时间币,时间币最小的存储单位是0.5个。服务时间兑换时间币的具体计算规则为:单次服务时长未满15分钟的,无法获得时间币;满15分钟没有达到45分钟的,可获0.5个时间币;满45分钟没有达到一个小时15分钟的,可获一个时间币,以此类推。
追问2:既往的志愿服务时长算不算?
此次推出的时间银行将与“志愿北京”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将养老志愿服务纳入全市统一规范的志愿服务序列。今年6月1日,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即将正式实施,在这之前的服务时长能否纳入时间银行的兑换体系中呢?
李红兵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只从6月1日开始发生效用,此前相关服务未设置相应机制,因此也就无从记录转换。
追问3:时间银行的参与有无户籍限制?
李红兵介绍,按照实施方案规定,服务主体的北京市常住居民都可以注册为养老服务志愿者,志愿者在60岁以后兑换相同时长的服务供本人使用。这也就意味着,本市常住居民都可以参与,没有户籍限制。
追问4:能否实现跨城市异地通兑?
目前通兑只限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可以实现跨区提供和享受服务。北京市以外范围能否实现通兑呢?李红兵透露,目前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讨论和推动相应工作,“比如我们在跟天津、河北,甚至华北整个地区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联系。希望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通存通兑。”
追问5:其他志愿服务以后会纳入时间银行吗?
2020年3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明确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回馈机制,支持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目前,北京市范围内,不少社区或组织已进行了相关工作试点,例如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也纳入相关概念,以后全市范围是否也会进行相应时间币来源的扩展?
李红兵回应称,目前作为初期志愿服务设计,时间银行制度只聚焦于养老服务内容。“其他各类志愿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时间币,这是相对开放的,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实践将范围做得更广阔一些。”李红兵说。
追问6:如何看待累计一万个时间币激励机制的争议?
此次方案提出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要设置激励机制,并明确了其中一种,也就是公众格外关注的,累计超过1万个时间币,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内容发布后有网友提出,一万个时间币累计十分困难,想要享受这份优惠保障门槛高。
李红兵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作介绍,“入住公办养老机构”是参照对于城乡特困人员等群体的基本保障和基本费用,入住所在辖区的公办养老机构。
此措施的目标,一方面是为长期致力于养老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解决晚年养老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是抛砖引玉,鼓励在实践当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贡献进行科学评测,探索制定更加丰富的激励措施。“这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机制。”李红兵强调。
追问7:志愿服务专业性如何保障?
在目前时间银行涵盖服务范畴中,涉及金融、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如何保障这类服务的专业性?李红兵要求,“专业性服务的志愿者要具备相应资质。”
他进一步解释,提供法律咨询相关服务的,要具备基层法律服务职业资格,例如律师资格、公证员资格或者企业法律顾问资格;提供健康科普相关服务的,要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提供金融领域相关服务的,应该是金融机构在职的专业工作人员。
追问8:如何监管保证养老志愿服务质量?
李红兵介绍,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将采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对接供需信息,对服务采取“智能化”监管。比如,对同一志愿者在同一时间段参与多个养老志愿服务的,将进行限制,后期根据回访调查情况予以处理;对于高频双向服务、异常深夜服务、时间币频繁赠予等异常情况,将进行预警提示,并跟踪相关主体和账户。
智能化监管将持续完善,对于出现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核实,将会采取一定措施,包括取消养老志愿服务信息认定和记录资格,纳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失信名单等。
此外,对于承接全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的信息管理平台运营方及其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毁损,不得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
追问9:养老服务风险系数高,如何保障志愿者权益?
此次推出的时间银行将与“志愿北京”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纳入全市统一规范的志愿服务序列。
志愿服务组织可引导志愿者在“志愿北京”网站实名注册,并在审核通过后获得被保险人资格;对于未在“志愿北京”注册审核的,要和志愿服务组织确认人身意外保险购买情况,加强自身的安全保障。
李红兵特别提示,在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与“志愿北京”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时间银行志愿者在“志愿北京”获得被保险人资格后,参加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发布的养老志愿服务,且服务项目、地点、期间有记录的,如在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将按照“志愿北京”规定的理赔流程申请理赔。
追问10:如何保障“银行”安全持续运转?
时间银行实际上是一个长期闭环制度,也就是说从提供服务到享受服务中间最长可能有几十年的延后性,如何保障这样一家“银行”持续运转的安全性问题,是不少网友提出的顾虑。
李红兵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时间银行”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对于其面临的风险,在事先应对和事中应对上都会做相应设计。
“用政府公信力背书,在今天发布方案底层逻辑不变基础上,未来具体措施会不断更新。服务时长永远记录在那里。为什么这套实施方案不是社会组织提出,而是由政府制定实施呢?意义也就在于此。”李红兵解释。
此外,李红兵提出,对于时间银行的日常管理、执行监管等要有资金准备,呼吁通过社会捐赠募集的方式完成多渠道的筹集,抵御时间银行的运行风险。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张磊 校对 薛京宁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