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已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纷纷做出响应,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虽然具体的指导意见尚未出台,但养老金第三支柱将引领中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已是多方共识。
安永企业财务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永—博智隆”)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预测,包括税收优惠力度不足、多机构监管体系和个人养老金账户体系缺失等系统性挑战将很快得到解决,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规模增速将高于第一和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成为改革重点
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类似,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也由“三支柱”构成。其中,第一支柱包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包含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中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的改革重点。
据记者梳理,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主要是税延型养老保险。虽然消费者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可享受顺延的税收激励,即在支取时缴税。但税延型养老保险发展并不理想,截至2020年年底,仅4.88万人购买了这类年金计划,全年保费收入4.26亿元。
另外,2021年,银保监会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新产品具有更多的“适老”属性,有至少10年的强制积累期。在此期间,被保险人可以改变其计划的目标资产配置,同时每个被保险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人账户。
除此以外,银保监会还批准成立了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背景60%是银行理财管理公司,也有财务投资者、国有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可以看出,第三支柱现在处于把‘蛋糕’做大的阶段。第三支柱将是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发展的重点,是发展的引擎所在。”安永—博智隆香港战略与交易合伙人张浩川认为,未来,第三支柱将更像一个开放式的生态系统,保险公司必然会在其中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因为保险公司具备几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行带有保障成分的产品,这是其他机构做不到的。第二,有保险代理人。养老保险产品、养老投资产品、养老保障产品的销售以及投资咨询其实是低频高价的,需要代理人根据投资者的工作、家庭情况等按需销售。第三,一部分保险公司旗下有养老保险公司,现成的专业团队有一定先发优势。
向以零售为中心转变
前不久出台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这预示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即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个人账户制也呼之欲出。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陈凯表示,个人账户制有利于个人根据不同时期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风险类型的投资产品,提升个人参与感。此外,个人账户制有利于投保人更直观地看到账户的变化,了解自己的养老收入,增强投保人对制度的信任。
对于加速推进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安永—博智隆认为,中国的养老金市场现在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达到相当的发展规模,初步建立起“三支柱”的框架。无论是产品准入标准、管理人的准入标准,还是税延政策实施,都在陆续得到完善。未来,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将由目前的以服务机构客户为主向以零售为中心转变。
“第三支柱以个人为导向的特点,有助于将储蓄转向养老金账户,弥补养老金潜在缺口,鼓励个人更积极地参与自己的养老金安排。”张浩川进一步解释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都是以机构为导向的业务,作为管理人、分销商主要服务的是机构客户。而第三支柱做出投资决策的是个人,基金公司、寿险公司以及养老保险公司需要把产品送到个人投资者手里。如果未来大部分养老金的增量都来自第三支柱,对于整个养老金体系业务的开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虽然第三支柱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但《报告》提到,养老金服务供应商首先要考虑如何快速触及广大的潜在客群;其次,立刻升级与客户的关系,提供定制化服务;最后,确保始终如一地提供优质服务。
应从供需两端发力
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取决于供给产品的属性和参与主体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加快推动第三支柱规范发展,需要从完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和增强民众参与意愿两方面发力。
从供给侧来看,养老金体系转向零售领域,意味着养老金管理机构和渠道需要调整商业模式,并做好必要的运营提升。《报告》提出了未来中国养老金市场六大关键方面,即传统渠道与新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重构客户体验、升级风险与合规能力、提升数字化能力以及建设一个兼顾当前业务和未来发展的平台。
例如,在渠道方面,保险公司已经拥有大规模的销售团队,但现有的队伍不太可能立即销售第三支柱产品。一部分现有的大客户经理需要重新定位为渠道经理,并建立渠道管理团队。在产品方面,传统的产品或短期固收类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中国投资者未来的养老需求,怎样开发一些长期的多资产、多策略的养老保障产品,需要公司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产品组合。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国民退休后的养老金融服务从哪里获得。安永—博智隆亚太区金融企业战略与交易服务主管合伙人赵晓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养老金产品的相关配套服务也很重要。比如,我们看到很多新兴的养老社区建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未来怎样把养老服务落实到各个省份、怎样帮助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年人做好养老储备,寻找到服务供给的地域性平衡,可能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完善养老金融方案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需求端来看,加强养老规划的宣导也非常重要。张浩川对记者表示,民众对自己的养老保障需求已经有直觉上的认知,未来,养老金融的建设或个人投资者教育,不是让大家多存钱,而是转移到一些能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上;提醒民众根据自身养老需求理性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长期养老投资,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情况相匹配的养老金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