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开信息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有2亿人处于灵活就业状态。这类人群因长期不参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可能会面临未来的养老金空白。第三支柱将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灵活就业的养老问题?

  近日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倾向通过更加积极的财务规划来应对疫情影响,有77%的受访者认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保险的重要程度提高了,及早制定养老规划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加重要。此外,有64%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后自己更加重视养老计划,这一比例相比上一期调查结果提升了11%。这充分表明,消费者的养老意识正在持续提升,而保险作为养老规划的主要工具之一,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消费者对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配置养老保险产品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从供给端来看,保险业回归保障功能后,保险公司更倾向于推出长期期缴的保障型产品,例如很多险企将主打产品瞄准了年金保险。

  “养老的实际需求,是老年人能获得更丰富、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例如护理服务、生活服务等。如果老人拿到养老金后,却买不到相应的养老服务,他们自身最迫切的需求就无法解决。”在尧金仁看来,从打通经济、社会双循环来看,发展养老保险为培育养老金融、养老产业、长寿经济,形成合理的养老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特别要鼓励养老资管产品与养老年金、护理保险、康养服务打通,将看不见的产品与看得见的服务结合,有效对冲长寿时代面临的护理风险。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第三支柱将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灵活就业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