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2月19日电 (刘晓 郁玫)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人,占人口总数18.7%;上海老龄化情况更为显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4%。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举措。
作为上海老年人口总量最大的区,浦东新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面对日益加快的老龄化形势,浦东新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的整体布局,初步构建了体系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大城养老“浦东样本”。
“养老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政府的托底是必须的,由政府来提供基本的、公共的养老服务。但养老服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个人来共同承担。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同步推进了9073、事业产业、医养康养体系的发展,这是我们对浦东养老工作的整体布局。”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介绍。
养老设施赋能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原居安养
最新数据统计,2021年浦东新区GDP达1.45万亿元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区。“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周小平透露,对比“十三五”,“十四五”每年的养老工作投入将会增加50%,“这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养老工作的高度重视”。
养老工作的高投入并不意味着直接补贴到每位老人,而是提供给老年人最综合最完整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将“9073养老模式”中的7作为重中之重。
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加快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建设,让老人原居安养,在熟悉的环境更好地安度晚年。”周小平说。
那么7要做什么呢?“首先,要把养老设施按照每千人40平方米的要求进行配置。”
2021年正式实施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明确规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40平方米。作为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超大城市,周小平坦言这个要求并不低,但他还是认为,浦东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高一些。
有了设施,关键还是要有功能。“社区的各类的养老服务设施,包括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托照料、老年助餐等等,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密它的功能,争取老人步行15分钟以内,就能到达这样的一个服务点,在功能上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作为一种多层次的选择,浦东新区养老机构增长迅速。民政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170家,总床位数31708张。以“社区+机构”组成的养老服务圈为依托,浦东新区推广了一项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即养老社区和机构能够满足老年人原居养老需求、赋能居家上门服务。
上海陆家嘴长者综合照护家园,就是浦东新区首家集中短期住养、日间托养、居家服务、家庭援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社区托养机构,它能够辐射周边10-15分钟半径内的失能或失智老年人,让他们在家中就可以获得“一站式”综合照护服务。
“之前,我们打通了这些服务进入医保和偿付险的渠道,往后我们想在已有功能上再做叠加,例如可以将医疗服务叠加上去。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和共建共享,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这是对老年人真正的关爱。”周小平说。
事业产业联动,将人口老龄化作为发展性的因素
为了托底养老服务,周小平认为,需要将更多的产品、更好的技术应用到这种为老服务当中,这涉及到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联动。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以及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养老产业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浦东新区在推进智慧养老、发展养老及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方面率先探索,依托张江园区区位、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2020年开始筹备产业园建设。
“筹备这个园区的目,是希望在养老产业需求和供给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中,不断衍生出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就可以通过园区和企业进行对接。企业收到这个需求,经过评估后可以研发出相关产品,产品可以在养老机构里去试用,等于把养老机构变成应用场景,有助于产品进行迭代和技术更新,这些新的技术和产品又可以用到我们为老服务当中,让老人能享受到更为便利的服务。”周小平介绍。
2022年1月20日,浦东新区智能养老产业园正式运行。周小平希望,这个园区不拘泥于一个物理的空间,而是联动浦东相关产业集聚区、相关医院、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出“一核多点”的产业布局,最终打造成为中国智能养老产品、技术、服务的创新地、智能养老产业集聚地和输出地。
2021年出台的《引领区意见》要求浦东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周小平认为,从引领区的角度讲,浦东新区的养老服务需要出标准、出品牌、出规范。因此在以往的实践中,浦东新区民政局整理了十几个方面的课题,例如智能养老如何实现,品牌化、标准化怎样进行突破。“为老服务的工作,它是不断地研究和改进,在实践中进行深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好基本的公共服务,搭建好平台,让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为老的事情一定是全社会关心的事情,与每个人的息息相关。浦东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是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周小平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打造大城养老的浦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