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养老观念中,谈及机构养老模式时,经常会遇到两种观点:一种是高度赞扬机构养老模式,大肆渲染机构养老所带来的优势。另一种则是面对机构养老模式嗤之以鼻,始终用一种贬低的眼光看待机构养老模式。
今天,本篇文章将从养老院时间规划的视角,来向各位朋友分享机构养老模式的服务优势和服务弊端。盼望本篇文章能够站在理性的角度,给大家带来更深度的理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请理性阅读。
时间规划
选择一所养老机构进行养老,不仅要对机构养老模式有一定基础的了解,也应该对养老机构中服务时间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对养老机构中服务时间规划有了一定了解,才可能最大程度的还原出老人入住后,将会面临的事项和问题。
在进一步深入了解养老机构中服务时间规划相关问题时,我们需要对当前机构养老模式的两个特点进行复述:1、机构养老中的生活方式,大多数属于集体生活方式。2、当前环境下,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都以盈利为目的。
通常养老机构会根据入住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居住区域进行划分。用大白话来讲就是,自理的老人和自理的老人会在一个区域居住,不能自理的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在一个区域居住。这里的“区域”,可以是一个楼层中的几个房间,也可以是一幢楼中某个楼层。具体布局要根据养老机构规模大小来确定。
在养老院运营计划中,通常会有一个定量,这个定量其实就是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但这个数值一定不是养老机构硬件建筑中标注的房间数。而是在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的一个数字。与政策相关,与事件相关,更与人相关。之所以把这个定量拿出来分享给各位朋友,是因为这个定量最能影响的部分是运营过程中的【成本】。举个例子:“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招聘护理人员时,大多数不是以入住老人真实情况进行招聘,而是以床位数作为招聘人员上限的标准。”当然,这里受【成本】约束的地方,不仅体现在人员招聘问题上,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而养老机构中的服务时间规划,恰巧也会在【成本管控】范围中。在养老机构中,通常会将老人的一天分解成很多版块,用来保障入住老人能够在一天的时间中接受足够的服务项目,这是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基本认知。虽然不同区域居住的老人,会有不同的服务项目。但当我们拿出自理型、半自理型、护理型三种类型老人的服务项目的时间进行比对时,会发现,无论何种类型的老人,在服务时间上,都是一致的。例如:“洗澡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进餐时间控制在30分钟。”等等
服务项目
机构养老,常常被人称作:“服务行业”。当我初入养老时,抱有同样的认知。但时隔多年后,却对这一认知有了不同的理解。在分享【服务项目】相关问题时,需要与各位朋友达成一项共识:在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中,老人需要执行的服务项目越多,收费越高。在我们有了这条共识的基础下,继续深挖养老机构服务项目中的内容,才会有更深度的理解。
首先,我们对养老机构中存在的服务项目数量进行梳理,分享一个链接:养老院反侵权第四期:「养老院中的护理工作执行项目有哪些?」 (baidu.com)
这是养老院避坑指南的第四期,其中罗列出自理型老人和半自理型老人所需要的服务项目,里面包含的服务项目,大多数是日常服务内容,仅有少数属于月度服务内容。换句话说,入住老人每日需要的服务项目多达70多项。如此之多的服务项目,在执行中,是否能够准确无误的落实?该如何保障入住老人能够适时适度的接受,恐怕,这都是当前机构养老模式发展中需要慎重考虑的地方。
其次,养老机构中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老人身体情况作为基础进行开展。但在内部管理中,要考虑养老机构是否在按照合理的标准执行。比如说:“登厕服务,如果按次数进行,是违反常理的;纸尿裤更换服务,如果按次数进行,亦是违反常理的。”这些不合理的地方,养老机构是否能够准确的向当事人有理有据的展示?亦是值得每一位当事人进行推敲的内容。
尾声
在书写本篇文章时,下笔之难,恐怕只有作者本人知道。无意于误导读者站在机构养老的对立面,更无意于洗白当前机构养老模式中的弊端,更多的是期盼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和有能之人能够正视养老行业。作者个人认为,当行业内大多数内容行之有效且能够光明正大时,亦算是行业大成之时。
这里为了防止各位朋友对机构养老有更深的误解,在本文最后,还是有几点需要与各位重点复述:
1、养老机构服务的“好”和“坏”,重点体现在服务细节上,而不是宣传上。
2、越正规且专业的养老机构,越是能够在服务上做足功课,无论是细节,亦或是专业程度。
3、在敬老、爱老时,真正需要改善的,不是养老机构,而是每个个人。真正发自内心的做到敬爱、爱老,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