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国老龄化环境现状和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国内的养老产业将如何拥抱亿万级的蓝海市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平复大众的养老焦虑,使“养老”变成“享老”,成为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2022年中国正式迎来老年人口高峰,目前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2岁,老龄化严重。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与2030年将分别突破12万亿元和20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养老产业将迈入爆发期。
面对我国老龄化环境现状和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我们从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头部险企的动作布局、以及由地方政府牵头开展的养老新模式三个方面来分析,国内的养老产业将如何拥抱亿万级的蓝海市场。
重磅政策接连出台,
深度攻克养老核心产业的痛点领域
如果说2021年的养老政策是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聚焦护理、医疗等养老相关的延伸领域,那么2022年的养老政策就是深度攻克养老核心产业的痛点领域。
我们盘点2022年开年以来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相关重大养老政策。
2022年1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指出,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角度,对兜底性养老服务、普惠性养老服务和生活性养老服务进行了分类指导。主要包括推动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
2022年2月21日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政策有两条主线:其一是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其二是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新建居住区养老设施配套、老年医学科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社会工作者、老年大学、开展“敬老月活动等9项主要指标。截止到2021年,我国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仅40%。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900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和6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2022年2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通知》规定,自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十家试点的理财公司募集资金的规模上限也调整到600亿。此前试点的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市场反应良好,一经推出便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部分营业网点甚至一度出现了排队购买的情况。以武汉为例,作为银保监会首批试点养老理财产品的城市,由工银理财进行理财产品开售,短短7天认购过10亿元,效果显著。
地方层面的政策也是频频出台:天津市民政局发布《关于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2年新增100家区域型嵌入式养老机构,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山东省政府提出确保2022年年底前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
我们知道养老行业的痛点是多方面的,包括投入多、产出低,周期长、风险高、回报慢,盈利弱。其中盈利难这一痛点尤为关键,支付能力不足、供给和需求错位等问题也尤为凸显。
而开年以来的重磅政策接连而至,也从根本上开始尝试破解养老行业的痛点。
通过对以上出台的政策分析,国家和各地政府是从多方面解决养老问题。第一,加强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人员配备,包括增加养老服务床位、相关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第二,提供政策便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完善养老产业链,加大对养老产业的资金投入。第三,由地方政府牵头积极展开新的养老模式,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老生态圈。第四,减少老年人扣养老医疗费用,推动建设一批百姓住得起的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
随着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实,不断推动各领域痛点与难点的突破会成为2022年养老行业的主旋律。
险企布局养老产业动作不断
养老产业的模式进入探索深水期
随着险企布局养老产业的动作不断,对养老产业模式的探索也进入了深水期。
从2021年开始,各行各业的“玩家”开始积极布局养老产业,包括国企、房地产公司、医疗公司,险企等。其中险企因为保险等多方面因素,在养老产业这一领域有先天的优势,也无疑是进军养老产业中最亮眼的主体之一。
2022年2月15日,太保寿险成立养老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 ,重金加码养老板块,经营范围包含养老服务、护理机构服务等。
在养老产业的领域中,头部险企的竞争尤为激烈。
太保近年来在养老行业的布局也在加速。我们梳理一下太保的养老产业布局的时间线,2014年太保寿险设立太保养老投资公司,经历了“轻资产”的尝试之后,太保开始改变策略,转向“轻重并举”的经营模式。2018年第一家养老社区在成都落地,同时发布了《太平洋保险(601601)养老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太保累计发放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函已超过10000份,投资规模近百亿。2022年太保寿险成立养老公司。
加上2月8日,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寿险成功摘得北京大兴区旧宫镇一多功能用地性质的地块,太保养老社区当前已覆盖10个城市,共计11个项目,累计提供超过13万张床位,仅次于泰康。太保养老社区的入住方式是多样的,总保费达到400万,获得1份入住资格函,总保费累计达到600万获得2份入住资格函,800万获得3份入住资格函,价格普遍来说较高。太保颐养社区覆盖生活服务、医疗保健、专业护照、文娱社交等全方面,打造标准服务,增值服务,各社区独有特色服务。
除开太保,泰康在今年开年以来也动作频频。2月10日泰康成功摘牌杭州西湖区小和山单元地块,投资三十亿提供超1300户养老居住单元。2月25日泰康之家·福园项目正式开工,打造 “老年迪士尼”养老社区。目前,泰康已完成全国24个大型连锁医养社区和康复医院的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武汉、杭州等7地8园开园运营。
作为行业的老大哥,平安也走在了养老服务创新的前线。2022年3月1日,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上线。该服务体系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从而整合社会优质养老资源。
在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资源焦虑、财富焦虑、尊严失落、子女负担、孤独等九大痛点下,整合医、食、住、行、财、康、养、乐、护、安10大场景服务,加上全天候的陪伴管家和独有的监督体系,构建一站式养老服务。
太保和泰康、平安等头部险企继续重金加码养老产业,也预示着2022年或成为险企迈入大规模扩大养老产业投资的新周期。
险企布局养老产业成效显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保险和与康养产业高度契合,目前国内的险企均采用保险结合养老社区模式。而2022年的新阶段,险企对养老产业的模式也进入了探索深水期。其一对新的商业模式开发:包括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机构的养老模式、以科技为驱动力的智慧养老新体系。其二对养老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探索:包括如适老化改造、医疗照护、健康管理、养老用品、康复等细分领域纵深发展。
加大项目投资布局,如何探索新的养老商业模式和养老产业链将成为2022年各个险企布局养老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
新的养老模式展开各地试点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各地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积极展开新的养老模式试点,而原有的”9073”的养老模式格局正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家庭养老床位”、“15分钟生态圈”、“老年宜居社区”等符合当地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模式。
南京开创“家庭养老床位”新模式
所谓的“家庭养老床位”是指以养老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支点,把养老机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简单来说就是给老人在家中提供多方面的护理服务,通俗来讲相当于居家养老的高配型。
“家庭养老床位”的新模式,切中了居家养老的痛点,通过适老化+定制服务,搭配数字化平台智能监测的智能驱动,取得不小的成效,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有效化解主城区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困局、降低老年人养老负担、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
如今南京“家庭养老床位”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建立了近6000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50个中等规模的养老院。
多地展开“15分钟养老服务圈”
面对各地庞大的老年群体,“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概念首次在《“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提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是以居家为基础的“不远离家门、不变换环境的居家养老服务基础体系。通俗来说是老人在15分钟之内就能找到一个养老服务的站点。
“15分钟养老服务圈”,保留了家庭养老的优点,强化了养老服务供给,相当于全社会共同承担养老责任。在中国家族史文化的影响下,15分钟养老服务圈无疑是最容易拓展成功的一种养老模式,更受老年人所接受。
同时“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在多地展开,包括江西、青岛、上海、河南、贵州、重庆、江苏各地,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政府牵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共同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以上海为例,徐汇15分钟的“养老服务圈”,让老人全方位享受养老,徐家汇(002561)街道所打造的家门口品牌服务站点“邻里汇”包含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文娱场所、阅读教育等服务,构建了“一站式”多点的综合老年服务网络。
此外还有嘉兴健全养老保障机制、武汉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天津开展“智慧养老”多元化服务等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多种多样养老新模式。
在国家政策和老龄人口的红利下,通过政府层面的政策规划、险企层面的模式创新,破解养老产业的痛点和难点,将医养结合贯穿养老产业链,培养专业护理人才,挖掘养老产业的细分领域,精准发力,齐头并进。相信未来国内的养老产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