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西经论坛的主持人孙璐。说到人口老龄化,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对康养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随着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中高龄,我们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目前,我国康养服务从业人员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那我们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西安市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会会长康志祥、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院长司冬梅共同来探讨康养护理人才建设的相关话题。欢迎两位做客西经论坛,欢迎你们!那我们了解在十四五规划当中提出我们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就目前来看,咱们各地的养老护理人员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瓶颈问题了。康会长是长期从事康养护理领域的研究,我们在这想请您谈一谈,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看法?
康志祥:好的。从宏观上来看,康养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个是健康服务,一个是养生服务,一个是养老服务。目前的话,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是跟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建设相伴随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事业和产业。我们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存在几个大的矛盾或者叫做不平衡。第一个不平衡就是供需不平衡,我们供给比较少,提供的服务人员数量远远达不到需要提供服务的这种人的一种比例。第二个就是我们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人员当中也存在人员结构的不平衡。第一个不平衡就是属于年龄结构,从业人员当中年龄大的多、年纪轻的少;再一个就是文化程度高的占的比例比较少;第三个就是流动性比较大,有的是来了几个月,然后一拍屁股就走人了。这里面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需要解决。目前要解决这种问题,一个是要把产业做大,另外一个就是相应的人员要急剧扩充,技能要提升,另一方面,职业水准也要提升。
主持人:那我们也看到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也在积极努力地做这方面的一些工作。就在刚刚结束的由民政部和人社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的决赛当中,咱们陕西代表团的成绩就十分优异。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赛?
司冬梅:这次大赛,陕西代表队确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派出的四名选手分别获得三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陕西民政厅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的荣誉,是大赛举办以来获得最优的一次成绩。这次大赛其实就是全国养老服务行业里面级别最高的一次大赛,参与人数最多、技术含量最高。在这个养老服务行业里面推出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通过这个大赛让更多人感受到养老职业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养老事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而且前景非常好的事业。
主持人:我们康会长也了解这个大赛是吧?
康志祥:了解,我一直在关注。因为人才培养里很重要的一个点是示范,要树立标杆,举行大赛的目标意义就是选拔出这样一些标杆,在全社会树立养老服务人员的学习典型。
主持人: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和从事这样的一个行业。这是一个职业大赛,相对于比较专业。具体比的是什么内容呢?
司冬梅:具体比赛的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板块、基础护理板块、康复护理板块、院感防控板块,还有就是人文关怀、实质照护,这五大板块的服务内容的比拼。对养老护理而言是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量,而且也明确了养老照护的服务方向。不是说养老只是给老年人解决吃饭睡觉的场所,养老照护工作是一个有专业、有技术、有情怀的,养老服务团队才能完成的一个最优养老服务内容。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您不仅是大赛的教练。其实您的本职工作是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的院长。想问一下您,当初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和想法走上了这条道路,这一路走来,您觉得艰辛吗?
司冬梅: 我从医疗转型做养老,其实就是还了自己的一个心愿,也是一个情怀,让我开辟了这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从03年到现在也有18个年头了。可以说十年吧,一直到2015年,我可能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和自己的亲人过过一个春节,365天都在老人的身边,在每一个老人的床前坐着,这是医务工作者和护理人员应该尽到的职责。从16年开始,我们组建了第三爱心护理院团队,有更多的80后、90后参与到养老队伍中,可以说道路真的是非常的艰辛。像康会长说的:“这是一份很光荣的事业,也是一份爱心的事业和爱心的传承”,很难得,但是我觉得值得坚持,而且再艰辛,我觉得现在已经可以说养老是阳光大道了。从16年来,我们国家不管从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发展,从养老的标准化,从养老质量的提升到养老人才队伍的这个建设,到今年出的养老人员的安家补贴、职称补贴,都是非常好的红利政策,而且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
主持人:在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您毕竟经历了那么多年,您觉得这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瓶颈有哪些?这过程当中一定遇到不少困难吧?
司冬梅:是的,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养老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现在养老机构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而且专业人才短缺,其实是困扰养老服务品质快速发展的瓶颈。
节目剧照
主持人:另外我们在未来康养人才建设方面,重点工作应该放到哪里?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两位。康会长,您先来聊聊,您觉得我们今后在这个领域,应该着重在哪些方面给予一些高度重视和帮扶?
康志祥:其实关键是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这是人才队伍发展的几个关键。专业事业的发展空间比较大,那么就可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据我了解,一些待遇比较好的、收入比较高的,人员就比较多,你要有吸引人才的一些办法,怎么要把他吸引过来,吸引到你这个养老院来,对不对?第二个的话,我觉得就是要培养他,要不断地从技能上、包括职业品质上都要做到。还有就是要留住人,通过培养人怎么样留住人,这个是有窍门的。所以像司院长,你也做得比较成功,我在你的职业生涯当中发现了空间。原来我从一般的护理人员,可能到达高级护理人员、然后到更高级的。实际上我想,护理人才将来也有可能有中级职称、有高级职称、有教授级的护理人员、对不对?这样从业人员感觉到,我在职业的通道有上升的空间,我有奔头。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刚才我们谈的一个机构养老,就是人住进去,现在普遍国家提倡的叫做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或者是社区养老,那么他就住在家里,或者住在社区当中,他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但是怎么样服务好,也要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比如做一个养老机构,也可以跟社区养老相结合,我定时定点派出我的护理人员去进行援助。其实是将来养老方式的多样化,我们服务的方式可能是多样化,但是服务内容还是不变的,而且服务机构的这种成长也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这方面是会越做越大,我们希望早日看到这一天,非常期待。
主持人:司院长在一线勤勤恳恳照护病人老人这么多年,您觉得在实际工作当中最应该补充的或者说重点工作放在哪里?
司冬梅:养老是人与人之间的服务,不是多少钱,而且你给他多少钱,都没办法衡量他付出的辛苦和艰辛。但是现在老年人退休工资普遍偏低,要让老年人养得起老,要让儿女负担更轻,我们要有一些职业的奉献精神。再就说人才,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说一要学技能,第二要学职业道德的教育,还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老人都老去了,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谁去为他们服务?那就是要一个全社会孝亲敬老的养老氛围和大潮,你帮我助,才能说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主持人:说得真是太好了,听了两位的一席话,我就觉得这份职业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在我们节目中做出的分享,我们也要再次感谢两位在陕西省康养产业人才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谢谢你们。西经论坛360度观经济,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了,您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融媒体平台收看西经论坛更多精彩内容,获取更多的财经资讯信息。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