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新办在3月2日举行的“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这场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白涛等就如何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阐述了思考、方向和路径。其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成为当下金融行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的重点。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速度。”在新闻发布会上,郭树清表示,去年以来,银保监会积极稳步推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小步慢跑、总体渐进”的方针,逐步壮大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近年来,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频频收到政策“大礼包”,中国人寿等保险业市场主体纷纷通过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正在茁壮成长,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加速形成,人民群众养老保障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3月2日,国新办举行“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国新办官网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2021年10月,某大型网约车平台与专属商业养老险试点保险公司合作,开展司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计划,为网约车司机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司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计划现已在杭州市、宁波市、重庆市试行,有约7000名司机投保。在试点的重庆市,“国寿鑫享宝”作为试点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其投保客户中70%是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人员。
专属商业养老险是去年5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选取6家试点寿险公司推出的以养老保障为目的、领取年龄在60周岁及以上的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截至2022年1月底,6家试点公司累计承保保单近5万件,累计保费4亿元,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近1万人。
试点发展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据悉,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自愿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在内的养老保障“三个支柱”。其中,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自愿购买的各类养老金融产品,例如正在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理财产品。
银保监会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在今年2月份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1)》中,约83%的受访者选择了基本养老保险作为退休后收入的主要来源,约30%受访者选择第二支柱企(职)业年金,29%的受访者选择了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这也说明我国居民对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预期和依赖度较高。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向人民网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养老服务准备,需要加速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也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创新养老保险产品
加速建设养老体系
“目前,银保监会正在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正在抓紧筹备。
在银保监会引导下,保险行业企业正加速布局养老保险产品。开源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第三支柱养老金融空间较大、需求旺盛,养老保险需发掘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当前第三支柱保险产品主要由寿险公司提供,在监管与市场双重引导下,保险公司或加速推进养老保险、养老保障管理和企业(职业)年金业务,加速参与建设“三支柱”养老体系。
天津乐境社区养老生活记录。 受访者供图
朱俊生表示,保险行业企业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发展,4年前开启了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尝试,去年又参与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创新养老保险产品。例如,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是针对养老需求专门设计的养老保障产品,产品采取账户制,资金有“保底+浮动”收益,在生存期有养老金可以领取,对身故也有寿险保障,部分公司产品还有失能护理保障责任。
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白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人寿在养老年金保险上具有几十年运作经验,现有各类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5200万件,积累的准备金约1.7万亿元。中国人寿参与了银保监会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税延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目前,公司全力参与政府部门主导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和个人税延养老账户准备工作,持续探索推进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白涛表示,中国人寿旗下养老险公司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年金主业的受托、投管市场优势,同时抢抓第三支柱发展新机遇,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商业养老金试点,赢取市场主动权,以实现新旧增长动能转换。
完善配套政策支持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要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尚需要多领域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税收等配套政策支持。
朱俊生表示,从规模来看,养老保险发展空间仍然巨大。目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和已经试点4年的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地区规模效应上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收益率上面临与银行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的对比压力,在推广时也存在基层队伍销售动力不足问题;又如,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在缴费、扣费等操作环节较繁琐。”朱俊生说,对保险机构来说,在参与养老市场时,除了在投资端积极提升长期养老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还可以在领取端发挥保险业独特优势,将年金保险和长寿风险的分摊结合起来,助力化解风险。
我国某养老社区一角。 人民网 黄盛摄
“希望加快推出第三支柱的相关产品、税收等配套政策。”白涛认为,当下个人对参与第三支柱养老的意识还不足,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有待加强。他表示,国际经验表明,对于自愿参与的第三支柱,税收优惠与补贴撬动作用明显,通过激励居民参与第三支柱,将个人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基金,有助于推动第三支柱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
在完善第三支柱配套政策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也指出,要严格监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抓紧明确实施办法、财税政策、金融产品规则等,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让参与各方有章可循、制度运行可监测可检验。
“我们在持续探索推进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真正具有养老功能,能够满足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养老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白涛表示,中国人寿将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并聚焦真正具备养老属性的业务领域。
在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上,也需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朱俊生表示,未来,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是跨业竞争的市场,如何将社会大众的巨额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养老资产,需要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等多领域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挖掘。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