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馨境界社区,老年居民与小朋友交流分享图书 李晓果摄 / 本刊

◇我国“一老一小”领域规划、政策密集出台,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托育服务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健全完善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保基本、促普惠、市场化展开,重点支持社区居家服务网络、专业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等建设内容
◇“十四五”时期,要以养老托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老一小”工作跨越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
    “一老一小”同是“国之大者”,是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大国发展韧性的大事。“一老一小”同是民之关切,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体现。“一老一小”同源于家庭发展,适合发挥政策合力,切实减轻家庭负担。“一老一小”问题解决方案有共通之处,都需要高度重视、一体推进、各担其责、综合施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大势,及时回应民生关切,一体推进、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备,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提速,普惠理念成为行业主旋律,银发经济方兴未艾,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养老育幼困难、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供需缺口较大
    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口发展的主要矛盾。
    老龄化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净增加约1000万人,老龄化率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少子化方面,我国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生育形势不容乐观。对标新时代人口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我国“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从总量上看:服务供给缺口比较明显,2021年末我国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而同期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加上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等都急需照护,社会化养老需求较大。2020年,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255万个,对应的每千人口拥有的婴幼儿托位数为1.82个,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国家超过12个的平均水平。全面三孩政策落地实施,更进一步释放了多孩家庭对托育服务的迫切需求。
    从结构上看:一是居家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社区实现养老托育服务设施覆盖的比例非常低,专业服务向居家社区延伸的能力还比较有限,无法充分匹配家门口的养老育幼需求。二是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与养老育幼事业进入普惠型发展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养老托育服务的支付能力不相匹配。三是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高,与农村人口转移流出问题相互强化,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挑战。
    从发展环境看:一是专业化人才短缺,尤其是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低,缺乏职业认同感,行业人员流动大、人才流失严重,影响行业发展后劲。二是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有待加强,养老托育领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的最佳实践还没有全面展开。三是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尚需提升,养老托育领域事业发展运用改革办法、市场化手段、竞争性方式的范围有待扩大,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市场化体制机制不够顺畅,营商环境仍有改善空间。
    让养老托育方便可及
    2013年以来,我国“一老一小”领域的国家部门规划和政策密集出台。这些聚焦养老托育领域的重要政策,出台级别高,仅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就有3件,国务院或国办印发的有11件;重要政策涉及范围广,婴幼儿照护、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优化生育政策、发展银发经济等方面,都包含其中。可以说,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托育服务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健全完善。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保基本、促普惠、市场化展开,持续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撬动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支持社区居家服务网络、专业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等建设内容。
    一是夯实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在基本养老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重点支持连锁化、标准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扩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
    二是扩大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国家深入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和参与主体,着力解决大城市养老一床难求和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养老托育服务。
    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国家积极动员更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设施,引导金融机构为养老托育服务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引导保险等资金参与建设。
    四是推动城市“一老一小”整体发展。以城市为单元编制“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减轻成本负担,实现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突破,让服务能走进群众生活。
    五是营造“比学赶超”的发展环境。国家组织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活力发展城市、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试点示范创建,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绩效评估,形成督促地方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等工作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驰而不息持续推进
    “十四五”时期,要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统领,以养老托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普惠可及可负担、养老托育一体推进为重点发力方向,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推动“一老一小”工作跨越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协同发展,要求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也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托育相关产业,挖潜人口发展转型带来的经济新动能。
    普惠可及,要求政府在养老托育成本分担中承担更多责任,对养老托育行业在资金投入、规划、用地用房、税费减免、金融保障、人才培养培训上予以更大支持,进而推动降低市场服务价格,满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养老托育需求。也要求养老托育服务供给更加注重贴近社区、家庭,大幅提高专业服务的方便可及性。
    一体推进,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发展形势及其综合影响,提高人口治理能力,统筹谋划好“一老一小”工作,加快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促进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创新融合、包容开放的发展格局,切实增强“一老一小”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更好匹配和适应不断增长的养老育幼需求。(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监测预测与发展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瞭望丨一体推进养老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