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又见书社”里,居民可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
在便民坊里,居民正在免费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任珊
走入大兴区首座御园二里小区东门,“七五小街”导览牌映入眼帘,还有醒目的创城展板、文明道旗,沿着指引,居民可以前往小街上各个“店铺”,一同商讨家园建设的大事小情,解决生活里遇到的各种问题。
紧扣“七有”目标和“五性”需求,聚焦解决养老问题、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满足文化活动场所等基层治理要点,两个月前,观音寺街道以首座御园二里小区为试点打造的“七五小街”正式亮相。
“七五小街”就建在社区里面。“说实话,以前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少,加上空间有限,各个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少。”观音寺街道纪工委书记相建伟坦言,考虑到首座御园二里小区里的许多底商闲置许久,街道决定利用这一空间进行升级改造。
今年6月,10家“店铺”陆续开张。其中包括业委会指导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工站、便民坊、书社等各类服务空间。“店铺”大门常开,免费提供服务,更鼓励居民走进来,探讨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便民坊很受大伙儿欢迎,别看面积不到一百平方米,提供的服务却不少。多功能室可以免费打印复印、代理挂号,并配备应急药品,还能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综合服务室为70岁及以上老人和老党员、志愿者义务理发,并免费提供针头线脑;市民还可以在这儿登记预约保姆月嫂、家电维修等家政服务项目。
“小街为我们这些老年人提供了很多方便。”家住17号楼、今年75岁的老人孙斌说,“疫情期间不出小区就能理发,真挺好。身体不舒服去便民坊查查血压、血糖,家里维修就直接找便民坊,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靠谱。”
不仅是便民服务场所,“七五小街”还正在化身文明实践基地。
开门进入“又见书社”,浓烈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绿植、手绘等各种装饰结合在一起,党建图书、儿童读物、绘本等各类书籍整齐码放,让人感觉像是书店,也像是图书馆。孩子们在这里看书,看孩子的老人正好歇歇脚,也挑选自己喜欢的读物看起来。
除了向居民提供阅读空间,“又见书社”更是社区居民共议共享的重要交流场所。“我们将开展民主协商、社会参与、文化服务、环境共创各类主题活动,包括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养老、安全、物业、志愿服务、接诉即办等。”书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书社通过专题活动的开展,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引导居民共商共议共治。
小空间牵动大治理,有了“七五小街”,许多问题得以第一时间化解在前端。“接下来我们还要重点关注民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推进未诉先办;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会为居民开展心理疏导、家庭关系咨询等服务。”相建伟说,希望通过听民声、观民心、知民意、解民急,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