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讯“社区上门来宣传养老政策,帮我老伴申请了长护险,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让我们居家养老更安心。”居民张女士说。今年以来,盘龙区东华街道积极探索“党建+旅居医康养”产业模式,统筹优势资源,搭建党群“连心桥”,致力打造居家养老新模式,切实满足居民多元化养老需求,破解养老难题,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老有所安”。

“菜单”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更幸福

“住惯的山坡不嫌陡,上了年纪更不想离开家,离开熟悉的老伙伴。”居民陈先生的看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更愿意居家养老的愿望。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街道努力的方向。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东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小龙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于今年10月建成使用。文艺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蓄势待发。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东华街道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整合辖区商业资源、医疗卫生等资源,根据辖区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核心需求,先后在田园路、金色、新迎、白云、小龙路、席子营、文艺路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基础体检、建立医疗健康档案、推拿按摩、艾灸理疗、长护险咨询办理、眼部检查护理、理发保养等志愿服务,将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构建涵盖生活照料、助医助急、助餐助行、娱乐代办等多项目的综合服务体系,让老人居家社区都能享受到“菜单式”全方位服务,实现“以老扶老、以老助老”的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更加和谐、幸福的社区邻里文化。

党建共建 延伸养老服务触角

东华街道坚持“党建共建+养老”思路,一方面依托党建外延养老服务触角,与官房康复医院、爱尔眼科医院、联大医院、康旅研究院等爱心企业结对共建,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驿站、科普讲座、体检后回访、医保政策解读等服务。推行银龄互助,挖掘辖区老干部资源,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服务高龄、失能老年人。由辖区老年大学、医疗机构、司法所、派出所组成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主要对居民进行文化、艺术、卫生、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培训,并协助社区调委会调解各类矛盾纠纷,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

另一方面,依托居家社区养老体系不断缩短服务半径,实现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多元化、多方位照护,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文化睦邻团 让老人“乐”起来

在居家养老、安心养老的基础上,老年人还需要多元化的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和谐社区添上“最美夕阳红”的一笔。

为此,东华街道通过社区党委牵头,挖掘小区文化爱好者成立文化睦邻团,搭建小区邻里节、六点半课堂等平台,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老年人走出家门,走到一起,丰富老年文化生活。同时举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智能手机使用等活动,让社区老年人“乐”起来。小区多功能活动室是社区老年人运动休闲的首选地,麻将棋牌、唱歌跳舞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生活,让老人在社区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

接下来,街道将强化党建引领,依托党建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书记、楼组长、志愿者、居委会在职党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等深入群众的优势,摸清摸细辖区老年居民需求,以“吹哨报到”机制为抓手,完善“网格-社区-街道-部门”双向反馈机制体系,强化协同联动,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评估制度,对服务机构安排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的质量、服务设施、管理员服务能力及对服务人员处理应急问题、服务时的工作效率、服务的语言行为、责任心进行满意度测评,并让老人提出关于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对“党建+旅居医康养”产业模式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吸引热心企业共驻共建,不断完善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解决好辖区老人旅游、医养、康养、学习、活动、饮食、娱乐等所需,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昆娅

责编:莫开井

编审:刘莹

【来源:掌上春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盘龙区东华街道探索“党建+旅居医康养”居家养老享“菜单式”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