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考虑传染病防控要求,推出防疫时期的医养结合版本势在必行。
▲北京市东城区三和老年公寓内,医护人员正为老人测量体温。新京报资料图
文 | 罗志华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由防感染调整为防重症,更容易出现急危重症的老年人便成了重点人群,对其加强保护和治疗是降低疫情死亡率的关键。养老院等老年人群集中场所的疫情防控,也因此备受关注。
对于部分养老院目前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和面临的困境,12月15日,经济观察报报道称,有养老院院长反映,近一周,他们3小时以上才能拨通120急救电话已是常态;另有养老院院长表示,其所在的养老院只剩下300个抗原检测试纸,只有当老人、员工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才能做抗原检测。
为此,他们通过媒体呼吁,应对养老院的当前困境,需要更明确的政策措施指导和社会力量的更大帮助。尤其是,养老院一旦出现“院感”,究竟要把老人送到哪家医院,是否有绿色就医通道等,目前都不太明确,他们感到比较茫然。
在防疫新形势下,老年人无疑是最脆弱的群体,养老院则是最该得到重点保护的地方。正因如此,随着防疫措施持续优化,在制度层面,针对老年人的防疫要求也密集出台,并明确要强化对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的防疫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媒体透露出的养老院当前困境,实际上也是对养老机构在医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市东城区三和老年公寓内,医护人员在给老人做核酸采样。新京报资料图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模式,不仅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便捷通道也被打通,老年人看病比以前已经方便得多。然而,这种医养结合主要针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当前新冠感染在内的传染病要走专门通道、有特殊要求,过去养老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的科室对接、技术支援、绿色转诊通道等,则无法满足传染病防控要求,推出防疫时期的医养结合版本势在必行。
防疫版医养结合,至少要让养老机构的老人能够快速到达医院发热门诊,在医院的隔离治疗区,也应设有专属老年人的病区或床位。就当下而言,出于应急需要,养老机构与临近医疗机构之间,应该开通防疫专线,让养老机构能够绕过120,直接获得医疗机构在日常急救和防疫方面的服务和支援。
在人员与技术支援方面,当前养老机构也应得到特殊照顾。如北京东城区针对养老机构实施24小时值守防控,提前储备养老护理员志愿者和相关物资,为老人就医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内实现核酸自采样等措施,无疑就是在当前形势下的积极应对之举。
在此方面,12月13日,中国医师协会倡议全国住培基地和住院医师,要在当前的防疫中勇挑重担。国家卫健委也提出建议,各地可招募近五年内退休医务人员充实基层医疗机构。这一老一少的新增技术力量,应该优先进入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他们急需的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三和老年公寓内,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新京报资料图
此外,当前社会上与防疫有关的一些现象,对养老机构和老年人群体所形成的冲击也不容忽视。120急救热线被打爆、医院发热门诊大排长龙,包括药品抢购等问题波及养老院,就会导致老年人生病打不通急救电话、向医院转诊的通道不畅、养老院缺乏基本药品等医疗物资。
尤其是“异地网购药品攻略”等取巧式做法,让不会网购的老年人更难获得所需药品。因此,在药品和抗原检测试纸等医疗物资供应方面,也应及时为养老机构建立专属通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个人,只需将别家老人等同于自家老人即可,但对于整个社会,则有着更高内涵。善待老年群体,将最紧缺的物资留给他们,将最温暖的关爱送给他们,是尊老传统美德在防疫过程中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方能让我们早日共同走出疫情。
当然,机制建立尚需时日,但以当前防疫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为契机,制度层面通过政策明确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尽快升级我国的医养结合,将新冠疫情等传染病防控细化、落实到相关机制中去,不仅是有效应对当前疫情的应急之举,更是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的长远需要。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