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崇明民政事业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围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个方面,持续推进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同时,区民政局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农村“五美社区”和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全区养老质量、社区品质稳步提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区民政局也将持续聚焦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为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中午时分,竖新镇油桥村长者食堂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饭菜香气,热气腾腾的饭菜刚出炉,工作人员们就赶紧装盒保存,放入保温箱内,送往老人家中。90岁高龄的沈老伯是长者食堂的“受益者”,他的女儿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市区,分身乏术,很难照顾到年迈的父母。村里有了长者食堂后,每日两餐准时送上门,这让远在市区的她安心了许多。

村里有了长者食堂后,每日两餐准时送上门

除了送餐上门,一些自理能力较强的老人也会选择来到长者堂食。墙上张贴着一周的菜单,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据了解,油桥村的长者食堂是竖新最大的长者食堂,除了为本村老人服务外,对竖新镇南部的多个村居也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油桥村的长者食堂是竖新最大的长者食堂

油桥村为老服务中心由“多功能型日间照料”“社区长者食堂”“老年活动室”“乡村喜堂”四大部分组成,内设有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康复健身室、餐厅等多个功能区。自2020年12月投入使用以来,中心本着“为老人献爱心,替子女尽孝心”为宗旨,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改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图书阅览室

竖新镇油桥村为老服务中心是全区养老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崇明区民政局着力构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养老服务行业监管体系”等“五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格局,编制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2019年以来,新村乡、三星镇等5个乡镇积极推进新建公办养老机构项目,建成后预计全区养老床位总数将达9000多张。

崇明区民政局局长施金星告诉记者,区民政局通过两年的时间,对全区19家养老机构实行大规模的改造。改造后的养老机构硬件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老人回搬以后普遍反响都很好。

在社区养老方面,崇明已实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乡镇全覆盖、老年助餐服务乡镇全覆盖、老年活动室村居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全区共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29家,社区长者照护之家5家,日间照护中心37家。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92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39家。全区18个乡镇全部完成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社区养老资源更加丰富、布局更为均衡。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以《上海市服务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打造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区民政局创新社区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内在规律,全面推进农村“五美社区”和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主要从“自然生态美”“宜居环境美”“绿色生产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2018年,首届“五美社区节”成功举办,集中展示“五美社区”建设成果。如今,每年的“五美社区节”由不同的乡镇轮流承办,活动形式和内容逐年丰富,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群众的盛会。

“十三五”期间,崇明区成功创建1个全国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22个市级、268个区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未来,崇明还将拓展和深化“五美社区”建设的范围和内涵,把农村“五美社区”拓展为城乡“五美社区”,力争把“五美社区”打造成全国城乡社区治理的“试验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间”。

记者:杨祎晨

编辑:陈锦源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喜迎党代会 我们这五年力争把“五美社区”打造成全国城乡社区治理的“样板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