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粉丝的话:

微信改版后,青藤会客室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来越少人看到,为了能继续为大家服务,请喜欢和支持本号的朋友,千万!一定!要记得多给“常青藤会客室”关注、评论、在看、分享哦~~~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业或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但是我国养老市场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混乱,标准不明确,盈利模式亟待摸索。许多企业专业不足,定位不清,提供的服务和当前的需求不服,因而陷入”围城“。

未来的养老体系仍然以居家+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医,护,养三位一体。目前我国社区和居家养老市场仍相对空白,机构养老地产成分居多,与医疗资源结合不紧密,针对相对富裕阶层的养老房地产市场趋近饱和,因此接下来的焦点将会投向中等收入人群,也是我国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普惠型养老。

毋庸置疑,养老产业是块潜力巨大,具有稳定性的大蛋糕,加上土地,人才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性占比极高,养老产业最终必将走向区域化和规模化。在摸着石头的过河的现今,制胜关键在于找准正确的长期定位和战略,明确认知,坚持长期主义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细心耐心关注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一、养老行业宏观发展环境

1.人口结构快速转变:2022年我国就将进入老龄社会

过去数十年,经济发展催生了亚太地区的“婴儿潮”,随之而生的是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群体。虽然促进了地区的生产力和收入增长,但是随着这群庞大的群体逐渐老去和经济发展,留下的将是远超其他地区的老龄化速度。2000年,我国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老年型结构初步形成,5年后65周岁以上人口数目就突破1亿,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根据预测,我国将在2025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周岁以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4%。到2050年的时候,老年人将接近3.8亿,占比27.9%,也就是说每3个人中大概会有一个老年人。由此可以看出,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2.人口结构的转变:养老服务业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通常意义上讲,养老产业指为老年人提供设施,特殊商品,服务,满足老年人一切特殊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精神文化各个方面所形成的一个产业链。按照产品类别养老产业可划分为:养老地产,养老金融,养老用品和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劳动人口的日益减少,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也将被迫调整产业机构,把越来越稀缺的劳动力转移到附加值最高的第三产业。因此,第三产业,也就是现代服务业将会快速发展,这也将惠及养老服务业。预计在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7万亿元,2030年达到22.3万亿元。

二、养老行业困境

1.养老服务市场的矛盾

在中国,养老虽然是国之必需,但与之相对的是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虽然养老服务本身聚集大量资本资本共谋出路,但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企业依旧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比如资金不足,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服务质量低,管理和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2.床位空置和一床难求并存

从养老机构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主要分为政府组织的非盈利救助型养老机构,和市场上的商业养老机构。养老企业业务布局集中在高净值客群,这就导致了占八成人数的中等收入水平的老年人需求被忽略,他们既不能满足政府的最低保障,入住公办养老院,又支付不高昂的高级养老院费用,这也是我国一方面养老床位一床难求,另一方面商业养老院的用床空置率高达46%的关键原因。

三、养老服务产业链全景

行业标准化,上中下游缺一不可

四、进军养老服务行业的企业

在我国,拥有着广泛的亟待解决的养老需求,在这背后是尚未完成的养老体系和等待整合的养老资源。虽然养老服务拥有着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关注,作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吸引了不少重量级玩家入场,但是大部分企业仍在过河摸索阶段,目前目光也主要在中高端养老护理机构这块养老产业的最上层蛋糕上。由于养老服务业的特殊属性,国内市场参与主体也是以保险机构,房地产商和医疗健康企业为主,其中保险机构和房地产商进入时间较早,加上其庞大的资本运作,目前在行业是出于领先地位的,随着市场的发展,也诞生了各种专门提供服务的运营商,但由于资金回笼慢,盈利难等问题,较多机构陷入经营危机。

五、我国目前养老基本模式

1.在家+社区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

现在国内的主要养老模式是在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辅助,比如说北京的“9064”模式或者上海的“9073”模式,即90%的老年人在家养老,6%~7%的老年人就近通过社区进行养老,3%~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所以,养老企业是否应该与原有养老主业务布局方向互补,聚焦大众和大众富裕阶层,因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中端市场”才是中国养老最大的机会。

(1)机构养老:未来的趋势将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养老机构主要分为地产模式,护理院和养老服务机构三大模式。地产模式中养老地产医护养的服务镶嵌弱,具有很强的地产属性,高端养老社区主要针对高净值老年人群,即“高知,高干,高管”,这也意味着能够承受的人群有限,加上重资产性,导致开发商很难快速扩张,基本聚焦一线城市,因为大部分地区没有足够的富裕人群去填补如此胖大的医疗和社区服务。护理院主要针对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利润较薄,极度依赖政策,因此民营占比极小。目前养老服务机构中医疗收入占比较小,但可以预计未来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将会成为主要趋势。

(2)居家养老:居家模式利润有局限性,将是分散的地区性市场

目前我国仍是以居家模式为主,。但是随着人口家庭结构和生活意识的转变,家人照顾的模式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由于保姆,护工的工资低,社会身份低,专业技能不被客户承认等性质,愿意承担这份责任的人会逐渐稀缺,但是居家模式中最辛苦的生活援助部分还是需要护工完成,导致护工公司不得不增加成本,提高护工工资和福利待遇。护士和康复师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本来就是稀缺资源,随着技能提升和服务标准化,需要他们提供的服务可能更加专业,在未来不仅呈现出稀缺的趋势,可能会成为居家服务公司的竞争核心,导致人力成本快速增长。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医疗机构和护理服务的衔接断层实情,如何与以上的治疗方案整合时仍需解决的一大挑战。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对于需要上门提供服务的居家服务公司来说将会出现地域性,根据多低的情况个资源不同,提供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特征的服务。由于每个人提供的服务的用户数量有天花板,公司同时具有小规模性,扩张性的增长有很大的难度。由于难以实现规模的经济,加上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居家服务公司的利润会有天花板,自己如何收支平衡将成为一大难题。

(3)社区养老:未来养老的重要载体,仍在摸索阶段

社区养老是衔接养老机构之前老年人的照料的一个重要载体。社区作为老年人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的主要根据地,能在老年人熟悉的环境中镶嵌“养+医+护”一体的养老服务,宣传健康教育和疫病预防等教育工作的同时,方便衔接居家护理,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救援和转诊以及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等服务。这些服务将主要由开发商采购,和政府的一些补贴,开发商通过依托社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衔接,那物业费转化成一部分居民养老的费用,随着人们养老意识的增加,这或许会成为未来开发商的新的竞争点。然而虽然不少开放商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新概念,目前提供的服务仍较为基础,社区养老的模式仍在摸索阶段,由于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和未规模化,很多开发商未能实现盈利,甚至长期亏损,铩羽而归。

六、进军养老服务业

养老产业是个非一朝一夕就能发展起来的社会问题。它具有福利性,微利性和缓慢型,这些特殊属性决定了在现阶段,至少在规模化和品牌化之前,它并不能给企业立刻带来盈利,甚至需要倒贴。所以因为单纯的市场潜力巨大或者稳定性而盲目进入这个市场是不理智的,比起“多快好省”,“挣快钱”的短期主义,长期主义的发展定位更契合投资养老服务。

在如今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提供养老服务的服务供应商,还是整合综合养老方案的大资本,由于养老行业涉及多行业跨界交叉和用户的特殊性,高质量的服务和人才建设将是企业从始至终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和与其他企业的竞争核心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更多推荐

北京大学: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超7765万

医办养老院几乎满员,养老院办医呼唤医保

机构养老“普惠”文章如何做?

避开这些坑与险,别让“养老”变“伤老”

养老产业缘何不赚钱,业内机构:多方探索破解养老难题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

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行业简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