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意见》提出,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


深圳通过养老服务立法,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为实现“老有颐养”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强设施空间保障、做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开创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格局。

《条例》明确以 “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基本原则,明确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网络。

各区至少建设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并根据老年人分布情况建设养老服务站点。


建设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是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体现。

街道:到2025年底,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长者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是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

社区:每个老龄化社区将至少建设一家社区长者服务站,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文体娱乐、助餐配餐、辅具租赁、喘息服务等服务;

小区(片区):设立长者服务点,主要是提供居家上门照护和链接资源;

家庭:试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上门为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对于“吃饭做饭难”的老年人来说,一顿营养美味的饭已经让人感到暖心。

在深圳,不久前就有一家刚刚投入使用的南山区首家街道级长者服务中心——桃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养老床位、书画室、午餐室一应俱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四级服务网络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到“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的优质服务。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该长者服务中心除了可以常规地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以外,还承担了儿童活动中心的功能,以桃园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为基站,可以辐射到各个社区和各个家庭。


截至2021年9月底,深圳共有61家养老机构,121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大力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深圳已实现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不断推动社区养老的同时,深圳还格外注重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

福田区率先引入的ppp模式,推动养老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使福田区福利中心成为全省首例彻底实现社会化改革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这种新型投资养老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企合作优势,深化医养结合,提供更高质量养老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服务法治化 形成“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