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民政部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重点任务

一、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支持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范围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展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机构。

推进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按标准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具备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引导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扩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城市社区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就医、日托等服务。

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加强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建设,让咱们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助餐、助行、就医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家门口就能办医保

11月14日,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旭日爱上城小区居民桑丽娟晚饭后到楼下药店买药,发现医保卡消磁无法支付。营业员建议她到隔壁的街道医保24小时自助服务点去换一张。桑丽娟跑去一试,不到两分钟就补办了一张新卡。

桑丽娟说,以前办医保卡、打印社保缴费记录要开车40分钟到市或区医保经办大厅,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能办了。据了解,这样的医保24小时自助服务站点,泰山街道有4个。

可堂食 可送餐 可上门

上午十一点,76岁的冯阿姨溜着弯儿到小区的养老驿站来理发:“方便,我们走个五六分钟就到了,现在老年人幸福程度高一点。”

冯阿姨所说的是北京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社区养老驿站。驿站里,十几位老人正在其乐融融地和工作人员学习制作香囊,一番娱乐之后,还会在这里吃午饭。

18块钱的套餐,自助形式。两荤一素,两种主食,营养调配。在堂食基础上还可以送餐,还可以叫上门服务,驿站会派一两个厨师上门制作,收一点服务费。现在驿站每个月的接待的人流量现在已经达到了4500~5000人。

在家住院 医生上门

年过九旬的支老先生家住西安市莲湖区,患多种疾病,去年手术后,需要定期到医院更换膀胱造瘘管,这给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带来很大麻烦。

几个月前,莲湖区在西安市启动“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为符合住院条件、需要连续治疗,但到医疗机构有困难,适宜居家诊疗、护理和康复的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支老先生的儿子得知后,很快向附近的土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了申请。

申请后,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和医联体三级医院的专家进行上门评估,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在日常的诊疗中,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同样参与日常巡诊,解决患者的难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费用也纳入了医保报销。参加城镇职工医疗报保险的患者,报销比例为95%,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患者,报销比例为80%。

此次民政部提出了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不久之后全国上下便会不断织密照护服务网,为咱们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二、智慧养老服务发展

支持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养老服务管理中的运用,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引导养老机构依托新兴技术手段构建“互联网+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模式。支持智慧养老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适老康复辅助器具、智能穿戴设备、服务型机器人与无障碍科技产品。

三、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支持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示范点和实训基地,加强对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各类人才的专业培训。

四、做好信贷办理

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融资规划,对申请贷款支持的项目开展尽职调查和授信评审,重点评估项目对全方位优化区域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满足授信条件的项目,给予不高于总投资额80%、原则上不超过25年贷款期限的贷款金额,并明确贷款利率、还款方式等优惠支持条件。

五、加强政策支持

各地民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完善养老服务领域规划、土地、建设、资金、财税、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程序,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项目运作模式,鼓励机制创新,优化养老服务投融资环境,支持项目投融资主体做优做强。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又一大动作,居家社区养老迎来重大利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