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亿!这是2020年全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这个数据背后,是每一个家庭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养老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寿老人越来越多,五世同堂屡见不鲜,养老重担落在中年一代身上,分身乏术;享受晚年生活,老人不愿脱离舒适圈,子女无法随时随地看顾;服务好、环境佳、专业强的养老机构正逐渐发展,但费用昂贵,很多家庭无力支付……
养老,正逐渐成为时代命题。相比于专业的养老机构,更多老人希望“养老不离家”,居家养老成为养老家庭的“更优解”。
【故事1】
四世同堂,一个家庭面临两代人的养老问题
12月初的长沙,尽管阳光明媚,但冬风毫不吝啬。
12月8日中午,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周女士拎着生日蛋糕匆忙打车赶往长沙某海鲜酒楼,参加外婆93岁的生日家宴。老人80大寿后,每一年生日家里人都很重视,无论工作再忙,子孙三代14人都会齐聚为她庆贺。
“祝奶奶身体健康,活到一百岁。”曾孙的一句祝福,让老人笑得嘴都合不拢。
四世同堂,家庭和睦,看起来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却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难题。
周女士告诉记者,2006年外公过世后,外婆拒绝了前往儿女们家中养老的提议,坚持独居。直到2015年3月,87岁高龄的外婆遛弯时摔倒在马路边,“门牙都摔断了,满脸都是血,拒绝热心人送她去医院。接到社区打来的电话,爸妈和舅舅们慌忙赶过去,才把外婆硬拉去医院治疗。”
除了半颗牙,老人这次摔伤并未造成其他伤害,但周女士的父母和两位舅舅却不敢再让老人独居。由于外婆固执地拒绝去儿女家养老,更不愿去养老机构,子女3人只好商量决定轮流上门照顾,每人照顾3个月。
今年4月,周女士的母亲正在照顾外婆,独自在家的父亲被查出患了癌症,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手术和治疗。“手术阶段需要24小时陪人,我请了假和妈妈轮流看护,短短半个月,父母都苍老了很多。”周女士坦言,直到父亲病倒,她才强烈地意识到父母也已是古稀之年,“妈妈68岁,有糖尿病,腰也经常痛。爸爸被查出癌症前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眩晕症和脑血栓等问题。”
“父母这一代都要开始面临养老问题,如何让93岁的外婆安享晚年,成为整个家族首要解决的难题。”两代人的养老问题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周女士感叹。
▲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涂新社区巴普养老服务中心正在试点“家庭养老床位”工作,让居家养老更方便。 受访者供图
【故事2】
专业养老机构费用较贵,普通家庭无力负担
一部分老人不愿离家养老,另一些则是因无力支付高昂的机构费用,只能选择居家养老。
家住常德鼎城区的叶爷爷今年86岁了,老人有两个女儿,都有60多岁了。因不想拖累孩子,他一直自己照顾中风的老伴十几年。2014年老伴走后,由于儿女离得比较远,他还是独自一人生活,这样的生活让女儿们一直放心不下。
2019年初的一天半夜,他突然犯了眩晕症。子女因为工作没在身边,老人强忍不适,扶着桌椅挪到电话机边上,拨打邻居的电话求救。幸好得到及时的帮助,才没有发生其他的意外。
就是这一次的事件,让叶爷爷的子孙们担忧不已。叶爷爷的孙女吴婷婷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她就去打听了养老机构的费用,床位费、基本伙食费和护理费。根据房型的不同,单张养老床位每月费用2000元左右,再加上护理费、伙食费等等,一个月至少得5000元。
“我们也很矛盾,爷爷一人在家,我们不放心。但是如果送到养老机构,我们现在的收入人均也就4000多元,家里都有孩子要养,父母也需要我们照顾,难堪重负。”吴婷婷坦言。
像叶爷爷这样的老人“独居”已成为常态。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65.5%的老年人独立居住,与子女同住比例逐渐下降,即使在80岁及以上高龄群体中,独立居住占比仍高达48%。独居老年人中六成与子女住在同一城市,21.3%与子女住在同一社区。
【故事3】
安土重迁,养老家庭亟需适老化改造
独居老人增加,他们对于周边环境、设施配套的需求也更加突出。
田秀兰老人今年79岁了,独自居住的长沙鑫邮小区,是个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均为七层楼高的老式住宅。小区内老年人占比达30%以上,没有电梯一直是小区老人出行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一天就得来回4趟,家住5楼,以前还可以自己慢慢爬。去年开始,腿脚就没有那么灵活了,怕摔。”田秀兰说。
不仅仅是爬楼,家中缺乏适老化设施等问题也相当严峻。“母亲腿脚不便,去年就在厕所摔了一次,之后精神大不如前。看到新闻里说政府部门为很多困难家庭的老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安装无障碍通道、护栏扶手、地面防滑处理等等。我们也想把家里进行适老化改造,但是不知该如何操作。交给装修公司,他们也很迷茫,没有具体的标准,不知从何下手。”田秀兰的女儿表示。
像田秀兰一样,采访中,很多养老家庭都希望居家养老能够尽快普及,政府部门能牵头对多层住宅楼梯进行改造或加装电梯,为家庭适老化改造提供专业服务,并出台相关标准及规范。
【举措1】
老旧小区“蝶变”,高楼也加装电梯
在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小区经过有机更新,以前坑洼的道路经过翻修十分平整,上下坡、上下楼均增设了不锈钢、防腐木扶手,小区内添置休闲椅30张。小区鸟语花香,老人出门晒晒太阳散散步,与老街坊话话家常,或是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打牌、做手工艺、唱会歌,饿了就到小区长者食堂吃顿营养餐,还能享受送餐上门服务……
加装电梯是小区适老化改造重要一环,政府通过奖补方式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解决老人上下楼的刚需。最近,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花园小区8栋的老党员黄玉华非常开心,“住在白沙花园小区10多年了,年纪大了出门真费劲。自从加装电梯后只需十几秒,体验真的不一样,给政府和社区点个赞!”“现在政策好啊!加装了电梯再也不用爬楼了。”白沙花园小区13栋居民袁光若也开心地说道。
长沙市住建局表示,根据既有小区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三年内对长沙800个小区实施品质提升。按计划,今年将完成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68个,涉及1759栋、53078户、604.60万平方米。
【举措2】
把专业化养老服务延伸到身边床边
“家庭养老床位”是民政部目前重点推进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就近的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家庭适老化改造、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等方式,将养老机构的床位“搬”到老人家中,由养老服务企业上门提供“准”养老院的生活照料服务、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缓解家庭养老问题。
对此,长沙天心区先行先试,以“白沙路养老示范街区”为核心,创新实施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项目,由养老照护机构按照普通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为全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以及80岁以上独居、空巢、孤寡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模式。
同时,天心区还对家庭设施和床位给予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安装必要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和电子信息服务设备,主要包括呼叫应答、信息传输和服务监控监督等设备;软件方面,把专业化照料服务送到家中,让老人足不出户能享受到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举措3】
日间照料服务、家庭医生助力家门口养老
“专业的医护照料,褥疮很快就好了。”68岁的陈令华因曾患脑梗,长期偏瘫在床,由于居家照料并不专业,褥疮溃烂比较严重,得益于铜官卫生院提供的“卫生院+养老”服务,恢复了健康。
记者走访发现,很多街道卫生服务机构推出了“养老”服务。在长沙市望城区铜官卫生院就增设了老年康复科、安宁疗护科、医养中心等科室,增派了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力量,与市福利院签署了合作指导协议,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护理团队,上门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照护、精神慰藉、安宁疗护等服务。
在长沙,不少社区为养老家庭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也是一种医养融合的方式。在开福区望麓园街道富雅坪社区,白天,子女可以将老人送到街道日间照料中心,接受专业人士的照抚;晚上下班,再接老人回家。如果子女要出差几天,还可向照料中心申请“喘息服务”,这样的方式,既让老人得到了照顾,又能消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在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通过签约家庭医生,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在长沙市雨花区雨花家园社区和雅苑小区,95岁的柳桁爹爹和83岁的周利先娭毑正在吃网格员送来的午餐。
【举措4】
适老化改造让家居环境更安全、无障碍
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长坡社区,54岁的万新庆由于肢体残疾,无法正常工作,与84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今年8月,天心区残联为他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万新庆说,以前厨房常年被油烟侵蚀,墙壁上能看到块块黑斑,灶头用“砖块+木柜”拼搭而成的,“现在墙面粉刷一新,贴了瓷砖,灶台也是重新砌的。”
为了照顾困难养老家庭,2018年开始,长沙市慈善总会就推出了长沙市城区特困老人家居适老化改造“千户计划”项目,为年满60周岁且居住不方便的特困老年人家庭,进行免费家居环境安全化和无障碍化改造。具体改造内容包括室内小台阶无障碍改造、卫浴地面防滑处理、卫浴扶手或抓扶安装、卫浴适配蹲便器盖板、卫浴适配挂壁式浴凳等。
2021年9月,长沙发布了《长沙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从无障碍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无障碍信息化建设、社区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完善的目标计划。长沙市残联维权部负责人焦昌勇表示,将支持2万户经济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们正在学习唱歌。受访者供图
【举措5】
物业盘活资源,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常德市武陵区朝阳社区的泓鑫·城市花园小区,交房已有16年,是当地的老小区,老年人特别多,却几乎没有老年人娱乐设施。三棱物业公司发现这一问题后,向社区建议建“老年人之家”。室内有图书室、影视厅、棋牌室、健身器材等,室外有羽毛球场。物业还提供家政、食堂等服务。
“今年,我们已投入了100多万元,用于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补贴。”常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陈立初介绍,常德市大部分小区都是由物业公司来经营,职能并不仅仅是“三保一绿化”(保修、保安、保洁、绿化),现在增加了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便捷养老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快乐养老。
目前,民政部提倡探索“物业+养老”居家养老模式,即:经业主共同决策同意,交由物业服务企业盘活小区闲置楼房,用于日间照料、长者食堂、老年大学、托养、送餐、健身房等,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据了解,我省常德、湘潭部分小区已经开始试水。
【探索】
推动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12月10日,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上,记者就“居家养老”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孙建娥,海南医学院副教授涂爱仙,听听他们的看法。
建设“时间银行”,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
“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政策应该向社区倾斜。”郑功成认为,社区是支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核心,需要很多志愿者加入进来,鼓励低龄的健康的老人来帮助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人,而“时间银行”就是很好的激励方式。
当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有能力时,可以成为服务者、帮助者,为高龄或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与帮助。当他们需要帮助或者服务的时候,可以用此前的“积分”换取等值的服务。通过建立老志愿服务队伍,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积极引导全社会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养老服务。
郑功成表示,要建设好“时间银行”,需要与基层政权建设、基层社会组织结合起来,赋予社区相应的职责,成为志愿者背后强有力的组织。同时,还要多在社区成员中宣传互助的风尚,为“时间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对此,孙建娥呼吁,政府尽快做好“时间银行”的顶层设计,不只是满足现有的以服务换物资,而是用服务的时间换取自己老了后优先享受的服务。
▲金科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们正在学习插花。受访者供图
提高待遇,增强老年护理的职业吸引力
专业护理医疗型人才的缺失,是目前失能、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医护型人才,更青睐于去经济条件更好的城市或地区就业,市场上的护理人员参差不齐,很多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年人,缺乏医疗照护等专业技能,只能提供较为简单的保姆式服务。很多受访家庭发表,有钱也请不到专业的又满意的养老护理人员。
涂爱仙表示,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养老产业,认为是“端屎端尿伺候人”。如今很多院校开设了健康护理专业,毕业生通过各种关系往医院流失,其实养老护理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大。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保障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待遇、职业发展、职称晋升等,增强老年护理的职业吸引力。
“另一方面,政府应支持发展非医疗机构的老龄护理人员,也就是介于临床护士与普通护工之间的养老护理员。”涂爱仙认为,医护型人才可以通过职业教育来培养,政府也可以多组织免费的培训,让家庭成员学会基本的护理、医疗常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缺失的刚需问题。
记者从民政厅获悉,我省将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行动,到2025年底前,培养培训10万名以上养老护理员、1000名养老院长、5000名以上养老社工。
湖南将打造专业队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
湖南今后的养老服务体系将如何建设?12月10日,湖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省将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颐养康乐幸福湖南”养老服务新高地,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织密兜底养老保障网,健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制度,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三年行动计划,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应住尽住”。加大护理床位供给,实现每个县建设一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不少于58%,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提供无偿或低偿托养服务。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立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支持开展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搭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串联居家、社区和机构等多种养老方式,链接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实现街道级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全覆盖,推动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开展困难家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居家和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
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快推进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以失能照护设施、区域养老设施、互助养老设施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互助养老服务,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老年协会、专业社工机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实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县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建设2-4个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争取达到100%。
完善综合监管体系,让养老服务更放心。我省将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置能力,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建立综合监管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
全媒体记者 杨昱 卜岚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