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11月24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将老龄事业发展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不仅是一件行业大事、民生大事,更上升成为国家大事。
12月9日至11日,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200多名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以“养老服务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这场全国性养老服务高峰论坛缘何落户湖南,又释放出什么样的积极信号?
“国之大者”
为何要举办这场全国性的养老服务高峰论坛?背后有深刻内涵。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论坛发表的观点:在数以亿计的老年人面前,养老问题已由“家之大者”上升成为“国之大者”,谁来为老年人养老正在成为世纪难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关乎国家发展全局,也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伴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速,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核心议题。规模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并参与这一历史进程,也成为共同富裕核心议题中的重大议题。
与此同时,庞大的老年人口在促进消费、扩大就业和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养老服务和产品市场规模在千亿级以上。发展专业养老服务,可以把年轻人从家庭照护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2月10日,主题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摄
湖南探索
面对“老年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南也不断探索尝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发展养老服务,呈现出“六有特色”。
政府养老有兜底。湖南出台了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20条”意见,制定了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9条”措施,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完善兜底保障、设施配建、扶持补贴等政策体系,做到了有入住意愿的特困供养人员“应住尽住”。
基本养老有供给。省市县全部建立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助、高龄津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年均覆盖120余万人,年发放资金近14亿元。建成1833所敬老院,拥有25.4万张特困供养对象养老床位。完成2.8万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9月18日,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龙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县汉服协会志愿者在陪老人画扇子、画灯笼、做月饼,迎接中秋佳节。刘贵雄 彭明军 摄
服务体系有架构。全省养老机构2403所,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有3338个和1.6万个,全省养老服务床位达50余万张,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8%和63%,不断完善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县乡村”三级网络,逐步构建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安心养老有保障。连续四年开展专项行动,整治消防、食品等重大风险隐患6571条,转移安置风险隐患对象1011人,关停重大风险机构413家,有效防范养老机构消防、食品、照护等安全隐患。
专业养老有队伍。建成省、市、县、机构四级护理员培训体系,年投入7000万元,年培训3万余人。全省有专业护理人员2.1万人,老年社工和志愿者近10万人。刚结束的全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中,我省获得优秀组织奖,4名参赛选手斩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7月20日,衡东县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衡东赛区选拔赛。 肖亚辉 摄
孝老敬老有氛围。湖湘德孝文化浓厚,我省各级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作用,策划开展孝老敬老活动,关爱陪伴老年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敬老、爱老、助老已成社会风尚。
这些成绩,凝聚了湖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懈探索,也为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打下基础。
朝阳产业
当前,养老服务业正处在重要窗口期和机遇期。明天,我们到哪里去养老?这是个热度很高的话题。
加快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成为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上嘉宾们讨论的核心议题。
2020年10月10日,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卫生室,村里老人在进行健康检查。该村卫生室定期对村里的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湖南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湘伴君观察到,与会嘉宾对养老服务行业的前景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社会各界关注度极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客观上在持续上升,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增长,养老服务业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专家们认为,体系是基础,体系管根本,解决养老服务难题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大家围绕如何构建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构建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注意整体性治理、加强管理层级部门之间的纵向整合,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等建议。
2020年8月19日,嘉禾县珠泉镇鳌峰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黄春涛 摄
湘伴君注意到,在本次论坛上,破解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弱项成为嘉宾们关注焦点。正如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邓微所言:“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将面临着比城镇更大的压力。”大家认为,不能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置于后期攻坚,应合理均衡配置资源,实现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
技术赋能、创新养老方式也是本次论坛的高频词。不少专家认为,利用智能传感、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加快数字化智慧养老产品和适老化APP投入使用能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幸福感。
破难题、补短板、增信心。这场干货满满的论坛,旨在为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10月25日,长沙市开福区秀峰街道湘民社区举办“芬芳重阳”主题插花活动。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张颐佳 摄
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湖南行动不断升级。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支撑体系,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晚年、益寿延年。
湘伴君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湖南将加快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颐养康乐幸福湖南”养老服务新高地,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