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

  天津北方网讯:为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在家门口实现医养结合、综合照料等需求,探索在社区提供一体化服务,不久前,位于南开区迎水西里的王顶堤街嵌入式综合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家门口的居家养老服务,有助餐点、就诊点,有保健医生、理疗服务、护理床位,有兴趣小组,到了周末还有特色团圆食谱。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多数需要。”河西区马场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样是早期开展嵌入式服务的机构之一,生活在周边社区的张大娘,对其服务赞不绝口。

  充分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资源,为社区内和周边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改革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努力实现补齐硬件设施短板与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双突破,满足老年人“原居养老”需求,本市日前出台指导意见,推进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按照“1+N”思路,到“十四五”末,全市每个街道、乡镇,均将建设不少于1家区域型嵌入式机构、N家社区型嵌入式机构。

  据介绍,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和社区型嵌入式机构两类。从规模上划分,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区型嵌入式机构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在功能上,嵌入式养老机构均应设“三区一平台”,包括托养区、日间照料区、多功能区和智能服务平台。应充分利用社区内或比邻社区资源,依托社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就近便民、综合专业、多元灵活服务。在具体服务功能方面,则包含了“三入四嵌一床位”,即“入托”服务、“入照”服务、“入户”服务、“嵌餐”服务、“嵌智”服务、“嵌康”服务、“嵌护”服务和家庭养老床位。结合实际需求,嵌入式机构还可以主动创新,开展其他形式和特色的养老为老服务。

  按照指导意见,今年,各区将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全市新增100家,实现区域型嵌入式机构覆盖全市所有街道。2023年,全市再新增100家,实现区域型嵌入式机构覆盖全市80%以上街道、乡镇。2025年,实现区域型嵌入式机构覆盖全市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型嵌入式机构按需而建的目标。(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深学笃用 天津行动|天津改革养老服务供给方式 今年新增100家嵌入式养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