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佳养老创始人之一的翟宁在2021年切换了赛道,离开了养老服务行业。此前,她曾表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只有整合下游服务商资源才能降低成本、保障质量,但目前下游产业还未发展成熟,无法形成产业链。
北京80%养老驿站亏损
为了应对老龄化,6年前,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全国范围内首部关于居家养老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致力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营、聚焦居家”为特色的养老模式,其中养老服务驿站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距离老年人最近的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经成型,全市建成超过10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覆盖相当大的范围。但现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设规模、功能发挥、效益情况等还不完善。有关专家分析有80%以上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说。
近百位老人才能养活一家驿站
让一家养老驿站“活”下来,需要多少钱?一家驿站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把水电、供暖、人力成本、活动费都算上,一年至少需要20万元。其中,驿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就占了总成本的近70%。理想状态下日客流量要达到七八十人,才能“养活”一家驿站。
这样一笔账,还是在“政府无偿提供设施”的扶持基础上算出来的。根据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8月,全市有241家养老驿站服务流量显示为零,另有157家驿站的服务流量低于100人次。
“现在不少驿站仍然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一位从事养老工作超过10年的业内人士表示。
北京首次明确驿站服务清单
近日,《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运营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办法》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北京养老行业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今年实施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虽然释放了更多发展空间,鼓励驿站市场化运作,但仍需要把基础的做好,再去细分老年人的需求,拓展市场化的、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驿站发展仍然在路上。
而此次出台的《办法》首次在市级层面明确了驿站服务清单,解答了养老驿站“干什么”“怎么生存”的基本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驿站做好基本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只要驿站履行好政府赋予的基本养老服务责任,基本能够实现可持续运营。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