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北京市从养老服务的细节上加强政策推动,引进民间资本和科技投入力量,加快北京市的养老服务进程。

1、猝死防范

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比例高70%-80%。北京市可借鉴外国的应对经验,针对社区登记在册的空巢老人,引入互联网传感检测系统、家庭扶助制度、配备社区生活指导员等模式。

2、孤独治愈

空巢老人有大量情感缺失,亟需情感陪护。建议北京市引入杭州模式,即在政府大型养老院中设置部分小型出租公寓,以极低价格提供给90后的年轻人租住,同时租客需负担与老人进行情感陪护等相关工作。

3、跌倒防范

在生活中的意外跌倒已经成为老龄人口伤害死亡、伤残失能的最重要因素。建议北京市在老龄化较为密集的社区率先推广老人摔倒监测报警系统,借助网络技术、视频图像信息交互技术和传感技术,对监控区域内的老人摔倒进行识别,当发现异常情况时以最快的方式进行预警,有效的协助管理人员处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同时还可以查看现场录像,方便事后管理查询。

4、遗嘱处置

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的深老人口将超过1.5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口将达到7900万,失能老年人将接近1亿。

独居老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遗嘱公正、手术签字、赡养缺失等环节,建议政府迅速推动电子遗嘱和意定监护等养老服务的落地普及,满足社会对于养老、就医、人文关怀、抱团互助的迫切需求。

5、骨灰安置

孤寡老人去世后最棘手的问题就是骨灰安置。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此类情况将越来越多。在没有亲人负责安置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他们的身后事,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

建议政府提前布局决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为符合条件、并有实际困难的孤寡老人提供骨灰安置服务。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慈善机构也应承担相关工作的部分环节。

6、线上祭扫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墓地祭扫的预约量必将逐年增加。随着数字智慧技术的发展,建议政府推动祭扫场景的线上化、数字化,实现数字灵堂服务。

7、遗物整理服务

随着中国养老产业的兴起,遗物整理服务正在进入越来越多家庭的视野,可能将成为未来的一项新兴行业。建议政府尽快设计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遗物整理师培训体系,并将这一职业介绍给更多的逝者家属和即将面对生死离别的家庭。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建议北京加强养老服务上政策推动 引进民间资本和科技投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