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综合体” 承包“医食护”
导语
养老“综合体” 承包“医食护”
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5%;而一年之前,这一数据为161.85万人。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和增量,让优质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养老“综合体” 承包“医食护”
导语
养老“综合体” 承包“医食护”
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5%;而一年之前,这一数据为161.85万人。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和增量,让优质
养老“综合体” 承包“医食护”
截至2018年底,广州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9.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25%;而一年之前,这一数据为161.85万人。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和增量,让优质养老服务紧缺问题越发迫在眉睫。究竟怎样才能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广州市民政局交出了这样的答卷: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擦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X”品牌,构筑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如今,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正逐渐浮出水面。
长者饭堂:营养师定制安心健康菜
每到饭点,海珠区紫苑路88号的长者饭堂里,总是挤满了来吃饭的老人。目前,江海街在长者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了三个配餐点,日配餐人数达120余人,需求旺盛。
在众多前来用餐的老人中,今年60多岁的林伯是常客。“每餐才9元,还有汤喝,哪里找到这么好的饭菜?”林伯笑着告诉记者。
据悉,这家长者饭堂为自建中心厨房,自2017年3月开始运营,以二楼的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会力量为支撑,由专业机构运营,投资50多万元。
“目前,长者大配餐已经成了我们街道辖区最受老人欢迎的民生项目之一,2019年至今就餐达15900人次。”江海街民政科科长马晓云说,相比在餐厅吃,老人在这里用餐还有优惠,“我们都是以政府指导价优惠供给辖区老人,所有配餐均按12元标准(两荤一素一汤),居住在本区的广州市户籍老人,由市级财政按照每人每餐最高补贴3元,就餐长者统一收费标准9元,其中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每人每餐补贴6元,自付6元。需送餐上门的经政府相关单位评估后政府补贴每人每餐2元送餐费用。”
为什么这家长者饭堂的菜色这么受长者欢迎?马晓云告诉记者,这与“请老人来点菜”有关。
“我们街道的养老配餐由原来的一个配餐点增加到两个配餐点,配餐人数从起始的6人逐步增加到现在每天配餐超过上百人。饭菜的样式,由周食谱发展到目前有20多款主菜、小炒和适合长者和季节饮用的靓汤。2017年11月起,根据配餐长者的需求,我们又增加了晚餐;2018年2月,饭堂又新增了周六和重要节假日(春节、五一、国庆假期)的配餐服务,大大地方便了辖区老人,广受好评。”马晓云说。
在饭堂运营的过程中,江海街道特别注重量身定餐,利用自建中心厨房的优势,采取与企业合作,实行定点采购外加慈善支持和专家指导的模式,提供爱心配餐特色服务。这些餐品区分了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长者,由营养师定制菜单,满足不同需要的老人。为保证长者们的饭菜更合口味,饭堂每周与就餐的长者进行座谈,听取长者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水准,并建立由350多名长者组成的微信群,时刻关注长者的需求。饭菜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智慧养老:新技术让老人更安心
江海街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户籍长者5996名,高龄长者占比13.89%。虽然高龄长者比例相比广州市并不算高,但该街道辖内有3个保障房小区(聚德花苑、新村、大塘),聚居了低保、三无孤寡、独居等各类特殊长者。
如何满足“幸福养老”的高质量服务需求是摆在江海街面前的一道难题。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作为海珠区试点之一,长者饭堂楼上的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正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工作,初步搭建了智慧养老平台,包括智慧养老在线系统、智慧养老调度中心(质量监测和服务调度)、呼叫中心、家庭养老床位设备示范室,为服务对象提供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估、紧急呼叫、上门服务、居家身体健康和安全环境实时检测等全过程动态跟踪和及时响应服务,发挥科技和信息化助老优势,为长者提供便捷实用的智慧健康服务。
“目前我们已为8名老人免费提供了价值3000元的全屋智能设备,包括网络连接设备、紧急呼叫器、语音或通话设备、生命体征检测设备、门磁感应器、烟雾探测器、燃气报警器、水浸报警器、起夜灯、安全扶手、地面防滑等。”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伍广欢说。
今年76岁的叶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与妻子独自住在紫苑路88号约50平方米的小两房中,子女都不在身边。因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白血病、糖尿病、脑梗,他每天都要吃一大把药。在获悉可以安装智慧养老设备后,他就立刻表示要安装。因为他的妻子经常要外出,他很怕自己突然发生状况第一时间联系不了妻子和子女。而智慧养老系统对人身体状况和居家环境进行监测,有异常时系统会发出警报,让叶伯安心很多。
“比如我们为叶伯的床上装了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每天他睡觉时,心跳等健康数据都会实时传送到我们的系统中,如果出现异常就会第一时间报警,而我们的值班人员也将第一时间介入。”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叶伯家还安装了门磁感应器,有一次工作人员发现了异常,赶紧跑上楼查看,才发现原来是门未关,这一迅速反应的一幕也让叶伯感动不已。“这些工作人员真的好,还经常上门来看我!”叶伯为他们点赞。
家政+养老:老人们有了贴心人
除了长者配餐和刚开始探索的智慧养老,江海街还有一群获得了特别照顾的长者。在政府部门的补助下,他们每个月都会获得免费的家政服务。今年89岁的伍婆婆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经常会给我买菜,陪我聊天,帮我做家务。他们知道我喜欢看书,还特意给我送来了我喜欢的书……”家住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附近城中村的伍婆婆喃喃地向记者说道。虽然已年近九旬,但她的思维依然十分活跃,记忆力也分外清晰。
记者了解到,伍婆婆终身未婚,也无子女,然而她与上门护理的工作人员相处已达10年之久。甚至护理员还有她家的钥匙,每次来时就跟回家一样。
“我已为伍婆婆服务十年了,像她这样的长者我之前服务过约10个,现在还有3个正在看护,虽然钱并不多,但我总觉得割舍不下他们,他们就跟我的父母一样。”护理员彭阿姨说。
伍婆婆对于辛苦照料自己的养老护理员及江海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上门照料工作表示认同及赞赏:“最紧要的就是护理员上门助洁及帮我买菜,有他们来我轻松很多;最近腿脚不好也好在有护理员帮忙。”
广州养老服务“大数据”提升助餐配餐
目前,全市7个区启动高校企事业单位参与大配餐,17个高校、企事业单位长者饭堂向老年人开放;
全市11个区都已开展重度残疾人助餐配餐服务,2019年以来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2.2万人次,长者饭堂增加到1036个,覆盖全市街镇、村居,融入医疗护理、健康宣教、营养指导等服务。
深化医养结合
从今年7月1日起,市民政局已为符合条件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实现了全市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
目前,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共125家,已覆盖全市11个区。
扶持专业养老服务机构
成功举办2019年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境内外近百家养老服务企业参加活动,11个区共拿出45个养老服务项目与企业进行对接洽谈。
搭建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网上平台,面向全国择优选择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运营,2019年1月以来36个养老服务项目通过信息平台实现供需对接,购买服务金额3442万元。
“无墙养老院”:由配餐向多层次服务拓展
如今,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早已摆脱了单一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把居家养老服务由配餐逐步拓展到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居家清洁、助餐、助医、助药、助浴、陪护等多个领域,构建多层次、多项目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了一间“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该中心内除了设置医务室、多功能活动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日常功能室,满足老人的医疗、活动等需求,还开设了系列特色服务,例如链接了辅具租赁公司,为社区中的失能半失能长者提供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开展洗浴特色项目,由专业护理员提供上门洗浴和到中心洗浴服务;还有“喘息服务”,有些家属照顾老人力不从心,可以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上门照料,也可以把老人接到海珠区祈福颐老院短期照看,既让家属喘口气,也让老人康复得更好。目前,江海街有居家养老专业服务人员8人,每月平均服务300小时。
而这也只是海珠区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海珠区了解到,海珠区面积为90.4平方公里,辖内18条行政街道,截至2018年底,全区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26.4万人,占全区总户籍人口的24.9%,老龄化程度超过了广州市的平均值,社会养老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海珠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按照适合区情、因地制宜、分层互补的思路倾力编织为养老服务“幸福网”,致力于打造具有海珠特色的“3+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形成了分层互补、各有侧重、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区现有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8个,社区级星光老年之家179个。
在长者大配餐方面,海珠区采用“自建厨房”和“企业配送”两种配餐服务模式进行配餐服务,18条街区内共设52个配餐点,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服务80万人次,日均配餐人数达1500名长者。
值得一提的是,海珠区还选定4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作为试点机构,到2020年全区建成200张家庭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旨在通过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每天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实时掌握服务对象情况。
基层声音
请来护理员,政府来买单
89岁老人 伍婆婆
以前我都是自己一个人煮饭煮菜,有了长者饭堂后,我就经常去。每天早上起床吃了早餐后就在村附近散步,大约到10:40左右去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爱心配餐点就餐。
现在我身体不太好了,但大家都很挂念我,最方便的就是护理员上门助洁及帮我买菜,有他们来我轻松很多。最近腿脚不好,也好在有护理员帮手,而且我自己也不用花钱,政府帮我买单。有时候街道社工站的社工和志愿者也会过来,还会带来我最爱看的书。
有了智能设备,生活安心多了
76岁老人 叶伯
我很幸运,是智慧养老的试点对象之一。政府给我装的这些设备全都免费,试用了一段时间了,目前我还没有花过钱,全是免费服务。工作人员每周还会上门问候,让我感觉特别温暖。
我爱人有时候不在家,我的身体也不太好,有了这套设备后,能让我安心很多,希望这些智能设备能得到推广。
现在的政务服务越来越便民
广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主任科员 严福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民政局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奋力推动老城市迸发新活力,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推动新时代广州养老服务出新出彩。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