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标准难以确立?关键是引入更多一线从业者提出“接地气”建议
导语
老人的个体化差异要远远大于年龄差异。同样是80岁的老人,或许有的会与60多岁的老人一样健康,但有的就必须卧病在床。差异化的背后,实则是统一标准难以确立。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养老服务标准难以确立?关键是引入更多一线从业者提出“接地气”建议
导语
老人的个体化差异要远远大于年龄差异。同样是80岁的老人,或许有的会与60多岁的老人一样健康,但有的就必须卧病在床。差异化的背后,实则是统一标准难以确立。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老人的个体化差异要远远大于年龄差异。同样是80岁的老人,或许有的会与60多岁的老人一样健康,但有的就必须卧病在床。差异化的背后,实则是统一标准难以确立。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代服务业评测中心主办的“上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昨天下午举行,养老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新形势下上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新路径”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民政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所所长成海军认为,依托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是国际社会推崇的现代养老方式。大多数老年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所在社区。不过,想要实现在社区中居家养老,关键就在于居家也要能获得相应的养老服务。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另一组数据,或许会对我们的养老服务现状有更深体会。养老服务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然而,目前的养老服务队伍还不足3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成海军表示,在我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共分为以下三种:其一,政府主办,街道社区组织承接具体服务;其二,由社区养老机构承接养老服务;其三,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然而,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仍然呈现“粗放式”特点。
想要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就要制定相关的养老服务行业标准。现在的中国缺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吗?从量上来说,并不缺。随着养老行业越来越被人们了解,每年都会有各类的标准、准则发布。然而,目前这些养老服务行业标准不是直接从日本、欧洲等养老服务已发展成熟的国家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学术界人士自己内部研究决定。成海军认为,应当有更多养老服务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参与标准制定,才能让养老服务标准更“接地气”,真正符合中国老年人的需求,从而避免标准“高高在上”,实际养老服务又是另一番模样。
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除了继续在养老服务标准制定上下功夫,不少专家也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提升老人对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上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殷志刚认为,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保障,稳步提高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水平,增强老年人的服务消费能力。老人的支付能力提升,直接可以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活跃、水平的提升。会上,也有专家认为,可以考虑将部分发放给服务机构的养老补贴直接发放给老年人,让他们有选择养老服务的自主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作者:王嘉旖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