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导语

  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预期到2035年之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我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年轻社会到老年社会的转变。快速老龄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
  11月22日

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应对老龄社会,养老财富储备“元年”来临
导语

  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预期到2035年之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我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年轻社会到老年社会的转变。快速老龄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
  11月22日


  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预期到2035年之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我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年轻社会到老年社会的转变。快速老龄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

  11月22日刚刚公布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下称《规划》),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纲领性文件。《规划》首次提出“稳步增加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2019年也可称为我国养老财富储备“元年”。

  储备养老财富首要的是完善我国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尤其是刚刚起步的第三支柱。

  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困境

  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中国养老金投资白皮书》的主要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7.9%,远超全球数据12.8%,而出生率近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即使开放二孩政策,对出生率的提振并没有太大作用。老龄社会根据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情况分为三个阶段:进入老龄社会(65岁人口达到7%)、深度老龄社会(65岁人口达到14%)和超级老龄社会(65岁人口达到2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我国将于2025年以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到2035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我国人均GDP900多美元,而发达国家已达1万美元。发达国家从进入老龄社会到超级老龄化社会一般花了60年左右。

  白皮书称,2020年后,中国养老体系的负担将明显增加,而国家层面的基本养老保险也将承受更大压力。

  美世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球养老金指数显示,全球平均分为59.9分,最高分瑞典为78.8分,最低为阿根廷38.8分,中国为46.5分。

  美世咨询认为,中国养老金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覆盖率偏低、收入流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法定退休年龄偏低、在保人群投资组合的多样性不足、成长性资产的比例偏低、与参保人群的沟通程度偏低等。

  做强私人养老金储备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失衡的状况较为明显。

  上述白皮书的执笔人之一、招商银行(600036,股吧)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海峰说,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第一支柱承担了我国养老需求约80%,第二支柱承担了剩余约20%,第三支柱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截至2018年末,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累计结存总计9.53万亿元,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81万亿元,占比61%;企业年金基金1.48万亿元,占比16%;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24万亿元,占比23%。

  白海峰分析称,以企业年金为主的第二支柱从规模上看,在2017年仅为第一支柱的25%左右。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才刚刚开始起步,规模微乎其微,地位并未显现。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表示,从规模上看,中国的养老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2017年养老金的资产比值(私人养老金占GDP比重)超过100%的国家有7个,都是发达国家;美国达141.1%,排在第五位。中国的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1.6%,远低于OECD国家和地区平均数50.7%,也低于非OECD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数19.7%。

  《规划》提出,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财富积累与合理分配,鼓励家庭、个人建立养老财富储备,稳步增加全社会的养老财富储备。

  杨燕绥表示,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应该从国家、企业、个人三支柱到两个账户管理改变。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把额外的养老金作为福利打入个人账户,整个社会运作是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这样才能结构合理、高效运行,惠及老人。

  我国去年5月推出了税延养老保险的试点,效果并不如预期。从整体来说,我国对第三支柱的制度设计,尚缺少明确的政策激励和规范。然而,即使如此,资本市场已经对养老金融市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白皮书称,截至今年11月7日,养老FOF(FundofFunds,基金中的基金)推出1年左右,总规模已达214亿元;已成立的养老目标FOF产品达69只,其中目标日期型养老FOF有42只,目标风险型养老FOF为27只。

  已成立的目标日期型养老FOF,覆盖了2030~2050年前后退休的人群。目标日期介于2035年~2040年的养老FOF规模总数达到42.5亿元,占比69%。

  白海峰表示,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区间的人群较为旺盛的养老投资需求。未来中国养老金投资体系的改革方向应该境内外结合,实现多元化投资与全球配置。

  《中国养老金投资白皮书》研究称,未来以养老金第三支柱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