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导语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一入冬,皖北的庙会就多了起来。

  81岁的朱纪青在张沃村的庙会上一边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边和熟人打着招呼。心满意足后,才回到魏岗镇失能五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导语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一入冬,皖北的庙会就多了起来。

  81岁的朱纪青在张沃村的庙会上一边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边和熟人打着招呼。心满意足后,才回到魏岗镇失能五

医养结合照亮“夕阳红”

 一入冬,皖北的庙会就多了起来。

  81岁的朱纪青在张沃村的庙会上一边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边和熟人打着招呼。心满意足后,才回到魏岗镇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中心。

  朱纪青是亳州市魏岗镇孟楼村人,“我是2017年腊月初八住进来的,正好两年。今天逢会,来瞧瞧热闹。”老人对在护理中心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都有医生和护士来给我检查身体,吃的也好,一天两顿荤的。吃喝看病都不要钱,每个月还给50块钱的零花钱,我都没花,用不到钱。”

  2017年年底,安徽省亳州市推行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探索出失能五保老人由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和乡镇卫生院托管敬老院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初步实现了全市“特殊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目标。谯城区魏岗中心卫生院院长孙涛说:“敬老院的老人们看病方便了,报销方便了,真正达到了‘养老院内看病、卫生院内养老’的初衷。”

  “两院合一”更省心

  “要不是有了现在的好政策,我这条命早就没了,哪还能像现在这么悠闲?”2019年12月10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中心卫生院敬老院的院子里,五保老人贾广志听着戏曲晒着太阳,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意。虽是冬季,院子里的绿植依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现年71岁的贾广志2018年就入住了敬老院。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敬老院里发生的变化:“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以前觉得不愁吃喝就很满足了,现在不但有人伺候着吃、伺候着喝,没想到连看病也不要跑腿了。”

  2018年,谯城区大杨镇被列为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模式试点,该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袁德清担任大杨镇敬老院院长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院里的五保户进行全面体检。体检中,医生发现贾广志的胰腺周边有肿块,怀疑是肿瘤,就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联系上级医院,推荐贾广志到市级医院复诊。经过检查,被确诊为胰腺癌。由于发现及时,癌细胞尚未转移,手术后,贾广志身体恢复状况很好。“敬老院帮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广志说,现在他逢人就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他们晚年无忧。

  2018年年初,亳州市谯城区以魏岗、古井、大杨三镇作为先行试点启动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工作,探索“医疗+养护”“两院合一”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新模式,并对这几个敬老院进行了改造升级。如今,亳州市农村敬老院已经全部隶属卫生院,实现了医疗资源的进一步整合,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而在孙涛院长看来,卫生院托管敬老院有两个直观的好处,“院民看病方便了,在敬老院里就可以看病;报销方便了,以前因为敬老院与卫生院是分开的,需要敬老院的人来办理手续,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就是监护人,手续办理和报销程序都非常快捷。”

  “老有所医”更贴心

  在老人们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每个房间不仅配备了空调、床头应急呼叫系统,而且设有独立卫生间、坐便器和无障碍化设施等。袁德清介绍,结合“医疗+养老”模式升级改造后的中心卫生院敬老院,除了居住条件更加舒适外,还建有医疗、娱乐、餐饮等功能区。其中,医疗区设医务、药房、护士站及心理咨询等科室,开展医疗、康复、体检、护理、中医适宜技术等服务,配有各种抢救药品和设备。

  67岁的老人李兴坤无儿无女,右下肢关节坏死,且患有高血压,生活不能自理。在敬老院里,他不仅生活上有人照顾,就医看病也更加方便。“每天都有护士定时把每天要吃的药送来,然后测血压、测血糖。护工随时会给我换衣服、换尿垫,就算有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吧。”李兴坤告诉记者,他在敬老院已经住了五六年,去年卫生院的进驻,让他在享受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看病也有了保障。

  据了解,年龄渐长的五保老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一些高龄和突发重病的老人,普通敬老院达不到专业的护理水平和医治条件,往往会延误第一抢救时间。而卫生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充足,能够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对突发疾病也能够及时发现、救治。

  “改造后的敬老院也就是养老服务中心,首先规划合理,其次是规格高,同时设有中医馆。”魏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孙涛介绍说,养老服务中心分为医疗区、康复区、娱乐区、活动区、居住区、餐饮区六个功能区。各分区明确,配有就诊室、药房、治疗室、护士站、输液室、康复理疗室、宣教室等。养老服务中心还开展针灸、穴位注射、艾灸、拔罐、推拿、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颈椎腰腿疼痛疾病,以后还将对入住的院民开展专病专治,让老人能够享受一站式服务,做到“小病不出居室、大病不出院、急症双向转诊”。

  “财政兜底”更放心

  “关爱失能五保老人既是一件善事,也是对医养结合的探索。”亳州市卫计委主任胡秋雯说,“入院的很多五保老人都患有各种慢性病,以前需要经常往返于医院和敬老院之间。实行‘医养结合’试点以来,老人的小病小痛可以在敬老院就医,慢性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也可以在院内进行康复和理疗,突发重病的老人能立即送到上级医院就医。”

  目前,亳州市所有敬老院均设置了卫生室,方便农村五保老人门诊就诊报销,全市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生活设施改造并提供入住。2017年以来,全市财政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准备床位1736张。对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和其他生活自理人员,分别按2:1、6:1和10:1的比例配备护工,其中失能五保老人实行24小时陪护。

  通过“两院合一”,使各种资源得到整合,发挥了更大的作用。77岁的失能五保老人李传礼,患有慢性肺心病及下肢骨髓炎。老人下肢出现坏疽,严重溃烂。老人虽然有一个侄子,但经常在外打工不能照顾,卫生院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当地政府,经过甄别,李传礼符合失能五保老人入住条件,入住了大杨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每天为他精心治疗。一段时间后,老人的伤口逐渐好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如今,亳州市142家乡镇敬老院已有139家与乡镇卫生院融合发展,提供入住的乡镇卫生院均完成医护和生活设施改造,新增医疗床位607张,新增医技人员300人,招聘护工357人(其中贫困户57人)。经精心医疗照护后,701名不能自理的老人有410名能够基本自理,576名不能行动的老人有442名有基本改善。

  “失能五保老人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万元提高至每人每年3.6万元,提标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按4:6比例分摊,资金按季度拨付到乡镇卫生院账户。卫生院进行资金申报使用,民政部门进行监管,纪检部门全程监督,实现闭环管理。”胡秋雯说,到2020年底前,亳州市计划不能自理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确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