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导语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1、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导语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1、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1、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民政工作,分析面临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动员全国民政系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要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实施好2020年重点任务。


一是要全面排查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动态保持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或高于扶贫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坚决兜住脱贫攻坚之底。对特困人员、孤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全面落实相关养育和保障服务政策,确保应养尽养。


对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要全面落实两项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全面落实关爱服务政策,确保应帮尽帮。


二是要着眼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针对养老服务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制定督促落实的政策措施,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完成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推动以县级区域为单位完善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组织和驻区单位联动机制,推进议事协商制度化开展,规范村委会建设,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要加快制修订有关民政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服务补贴、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设立市辖区标准、殡葬管理等制度,使各项民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民政领域充分展现。


五是要科学编制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围绕精准高效保障基本民生、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完善养老助残儿童等基本服务,规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为民政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六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社会组织管理、儿童和残疾人福利、区划地名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慈善社工志愿服务等领域推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提升发展质量。要多措并举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提高履职能力。

2、医养结合机构有了服务指南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医养结合机构(指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旨在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内容。

《指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要求,包括机构设置、科室设置、人员配备、设施设备配备、药品配备、服务人员资质、环境等要求和参考标准。


二是明确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与要求,对基本服务、医疗服务、中医药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辅助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失智老年人服务等明确了服务内容和服务规范。


三是明确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流程与要求,包括服务接待、老年人入院体检、老年人护理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医评估(具备中医服务资质的机构)、制定服务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等流程。


《指南》指出,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基本服务(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洗涤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2、可根据设立医疗机构的类型与资质有所侧重地提供《指南》所述的其他服务,如设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诊疗、定期巡诊、危重症转诊、急诊救护等服务,设立安宁疗护中心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3、医养结合机构具体服务流程包括服务接待、老年人入院体检、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医评估(具备中医服务资质的机构)、制订服务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等。


《指南》强调,医养结合机构的医护人员应当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规范对执业资质和条件的要求。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应当经相关培训合格后上岗。


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建立医护人员、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协助人员联动工作机制。同时,要明确提供“医”“养”服务的具体指征。


厘清医养边界。其中“医”为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医疗护理、医疗康复、安宁疗护等,“养”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综合服务。根据老年人日常住养和住院医疗两种不同的需求,明确各自的管理路径,建立信息系统,确保“医”“养”互换时信息准确切换并及时更新。

3、2019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2020年1月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2019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军,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志军指出:

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瞄准的是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健康养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以产业政策为引领,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产品及服务推广应用为依托,协力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一是应用试点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三部门联合开展了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显著示范效果的发展模式,产业示范带动和集聚效应开始形成。
  • 二是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不断升级。国内企业推出一批具备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三部门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为健康养老企业和机构采购选型提供了参考。
  • 三是产业生态体系日益完善。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产业资源加速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涌现出一批具备较强实力的企业,产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王志军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加强与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做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的衔接落实,推动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形成智慧健康养老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康养结合、养老服务等工作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 二是持续推进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充分发挥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示范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示范街道(乡镇)建设,加快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加快制定试点示范考核评估办法,建立评估和退出机制,推动试点示范工作规范化、长效化。
  • 三是加大优秀产品及服务推广力度。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和行业需求,持续更新《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积极搭建产品及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探索开展智慧养老院建设,加强物联网、大数据、远程智能监控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提升老年人智慧化护理能力和水平。
  • 四是加强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智慧健康养老市场培育,引导企业在产品研发、业务推广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快制定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标准体系,做好关键急需标准的制定。支持智慧健康养老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体系。

大会上发布了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并对入围的38家示范企业、95个示范街道(乡镇)、23个示范基地授牌。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单位代表、有关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探讨了工作经验和考虑。

4、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新部署

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实施《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37276-2018),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作出部署。


1、《意见》指出,到2022年,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基本建立,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新提升,公众对养老服务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省级民政部门负责统筹确定本行政区域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组织,或者面向社会公开选定第三方评定组织,合理设定各级评定组织职责权限。地方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组织接受本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3、要求省级民政部门要制定完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程序,细化具体标准和评定方法,设定首次评定等级限制和晋级年限要求,明确各评定环节的具体工作时限,全面推进全流程公开。


4.、提出在2020年启动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确保2022年底前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各地在实施中不得将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作为评比表彰项目。


5、民政部将加强业务指导和沟通协调,指导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实施细则,依托“金民工程”研发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信息系统。


6、地方已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的,遵循“内容只增不减、标准只升不降”的原则适当调整,已经评定的三级及以下养老机构,可与国家标准的三级及以下养老机构进行转换或平移;四级及以上养老机构,有效期满后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重新评定。尚未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的地区,一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定。

5、国常委加快部署商业养老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确定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措施,更好满足群众需求;部署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商业环境促进消费扩大。


会议指出,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为更有力应对老龄化提供支撑,满足群众其他保险保障需求。


会议确定,一是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优化养老保险结构。借鉴国际经验,支持开发多样化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和适应60岁以上老人需求的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


二是大力提升商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鼓励保险机构适应消费者需求,提供涵盖医疗、照护、生育等多领域的综合性保险产品,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产品等纳入健康保险。发展面向低收入人群和新业态从业人员的保险产品。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以公平竞争促进保险业升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表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特别是民生所需的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是多层次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支柱。积极发展商业保险,不仅要实现保障对象范围“扩面”,更重要是产品创新和提质。还要积极扩大商业保险市场对外开放,通过更加有序的良性竞争,为中国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保险产品选择。


会议确定,要在一些城市开展试点基础上,有序合理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一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形成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


二要在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上下更大功夫,简化审批、创新监管,加快配套公共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表示,改造提升步行街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行街升级改造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改造、高水平运营,为带动经济发展、推动消费升级,打造城市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1至11月,首批11条试点步行街营业额同比增长17.1%。下一步,将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打造更多体现中国特色、地方特点和国际化水平的步行街项目,成为支持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6、阿尔兹海默症疫苗澳洲新突破

日前,首个中国原创、全球首个糖类多靶抗阿尔兹海默病创新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代号为GV-971)12月29日正式上市,这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喜讯。

近日,澳洲也传来捷报,据外媒报道,一种由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症疫苗,已在动物身上试验,预计2年内将进行人体试验,成功后有望在十年内问世。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